制作少数民族历史:哈萨克东迁历史文本的分析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04140102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写是带有权力性的。我们所看到的任何文本,都是话语的体现,带有权力色彩。历史书写并不例外。从历史人类学的角度来说,书写所体现的是文化对于历史的界定。不同文化以同一历史事实为底本,可能制造出不同文字产品。本文并不以一般人类学研究的比较法为依托去证明此一理论,而单单从一个少数民族群体的某一时段历史制作,来展示这种书写过程中的权力,突出体现在历史书写中的这种文化决定性。所聚焦的群体是阿克塞哈萨克族,所着眼的历史事件是他们在1936-1953年的迁徙和定居,而针对的主体则是围绕着这一事件所形成的几乎所有文本。  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介绍田野点的概况,述及研究群体——哈萨克族的一些广为人知的特性,并且引出他们和迁出地——新疆——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为论文的概述部分,主要叙述我的田野调查经过和研究中使用到的方法,更为重要的是梳理对于阿克塞哈萨克族的历史书写和研究——即文献的综合。  第三章,针对已有的历史制作,概括针对这一地区这一人群的历史制作的特性,这种特性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强调苦难和恩德。这一叙事的特征异常鲜明,而且逻辑性很强。显然,它是有目的的书写。  第四章,对比我所发现的材料——这些材料往往是后之历史书写所赖的基础——试图发现在历史制作中被选择性遗忘的事实:族群冲突和前一个政权的民族政策等。这些事实的提出,证明历史书写是受到文化(即当下性)左右,历史往往被选择性讲述,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权力者所希望我们看到——或希望我们相信的。  第五章,论述制作历史的决定性事件,即1953年的兰州会议,这一会议培养和确定了历史的主体对于即将成型的历史制作的认可态度。  第六章,结论部分,回应历史人类学、后现代历史学的相关理论。将文化具化为当时中国之民族政策(政治文化),这些政策决定了在制作少数民族历史的时候所遵循的政治原则,以此决定了内容呈现。最后提出对“历史”和“叙事”的认识,主张叙事的多样化。
其他文献
蒙古族服饰制作是一项古老的手艺。在很长时间以来,蒙古族服饰制作处在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状态而未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而依附于其它手工业。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对
对现阶段丹东柞丝绸产业状况和发展这一地区原有优势产业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以打造地域品牌为核心的相关措施.
生态旅游是一种依赖当地生态环境资源的旅游,旅游对象是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着重强调保护当地资源,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强调社区参与和利益的旅游。近年来,生态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临潭(古称洮州)旧城每年元宵节的万人拔河(俗称扯绳)民俗源于春秋战国时荆楚故地的“施钩古俗”,其真正扎
“打招呼”一词,大家都不陌生。但这个词的含义很丰富,除了见面问个好的本意之外,还有51申的含义。引申义之一,是指对于有些先兆性的问题,预先给予提示、提醒,专指上级对下级
证券行业企业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在观念层次上,培育证券核心价值观;在制度和行为层次上,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形成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中国资本市场是中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化
冷战结束后,民族宗教问题成为国际政治生活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在民族学人类学领域,民族、族群认同的研究一直是中国学者长期的研究主题;回族是中国诸多少数民族中人口较
辽源市委组织部结合组织系统开展的“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从组织员队伍的本职工作入手,采取“四种形式”提高组织员队伍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服务的能力。集中培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