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是中国政府于21世纪初在“走出去”战略总体规划和实践基础上提出的对外文化战略,同时也是立足于中华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多元包容属性,从顶层设计层面对推进新世纪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工作进行的政治定位和战略考量。从国家战略、国际传播和历史文化的维度来综合审视中华文化走出去这一学术母题,本研究认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在本质上是以中华文化精神为思想内涵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战略。当前,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实践面临着外向压力和内在矛盾。全球化的变化、中美关系结构的变化、国际格局的变化以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调整,对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形成冲击,在国际新一轮孤立主义、单边主义、民粹主义、“中国威胁论”等思潮的影响下,中华文化走出去面临“文化例外”“文明孤立”“文化威胁”的外向性困局。另一方面,作为国家战略的中华文化走出去,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在相关文化战略理论创新方面的主体性矛盾,其中重点表现在对中华文化世界意义的理解、建构与传播困境。面对新形势与新问题,如何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基础上,向世界创造性地阐释中华文化的“共通性”价值,最终为破解中华文化的外向性困局,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推动世界文化秩序变革贡献中华文化本体智慧,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本研究认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需要在认知基础目标(国家战略利益)、过程目标(促进跨文化认同)和理想目标(世界文化秩序变革)的基础上,剖析和提炼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并以此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价值支撑,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源于本体和源头的活水,寻得具有特殊性的中华文化实现“登场”的普遍性方式。从而使得作为国家战略的中华文化走出去,不仅推动中华文化在全球文化体系和传播生态中获得“他者”的高度关注、接受与认同,同时促进世界文化秩序变革与多样性文明和合共生,最终尝试从理论研究层面为回答“中华文化为何走出去”“中华文化如何走出去”两大问题提供战略思考。本研究的理论逻辑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需要坚持国家文化战略的主体性、国际传播的文化间性、中华文化精神的本体性的有机统一,在实践目标上应体现自我利益、他者利益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统一。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需要以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自觉为基础,以“自我”之文化意识实现“超我”之文化理想,于润物无声之间实现国家文化战略目标,并为世界体系文化注入中国智慧和文化活力,在体系单位与结构的互动中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理想目标。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基于中华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回归中华文化本体,发掘其中关于以“人”为本,人与人、人与自然、文化与文化之间关系,以及文明“和合共生”等“共通性”特质,从而在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共同挑战、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提供中华智慧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本文的整体结构体现了从战略的角度来审视中华文化走出去是本研究的出发点,从战略背景、战略目标、力量源泉(作为战略的思想内涵和价值支撑)到战略实践,构成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的基本框架。本文正文主要分为五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背景分析,主要从国家战略维度、国际传播维度和历史文化维度对中华文化走出去进行概念界定,同时,从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本身所涵盖的国家战略属性、跨文化本质以及融入国际政治文化体系的背景性和过程性特质出发,融合战略研究、跨文化传播研究和国际关系研究的基本问题和方法,对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进行理论背景梳理,同时也对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第二章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理论反思,主要是以现实问题为导向,融入新的研究范式,进而对中华文化走出去作为国际传播战略的战略思想核心要素、跨文化传播理念以及以“文化自觉”为前提的理论研究基础进行论述。本章作为本研究从理论基础梳理、现实问题分析到理论创新的必经之路,也是本文尝试回答“中华文化为何走出去”“中华文化如何走出去”的逻辑起点。第三章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践目标分析,主要从国家战略利益、跨文化认同和世界文化秩序的角度提出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基础目标、过程目标和理想目标,进而为本研究明确国家战略利益与世界文化秩序变革目标的统一性,在此基础上,以跨文化认同为目标指引,发掘中华文化本体性价值特质。第四章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力量源泉分析,作为本文理论创新部分,主要从中华文化本体出发,发掘中华文化中关于以“人”为本,人与人、人与自然、文化与文化间的关系,以及文明“和合共生”等层面内涵的世界意义,总结出中华文化“人文性”“关系性”“共生性”特点,并分析其“共通性”价值和理论适用维度。第五章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践与展望,主要是在前文关于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人文性”“关系性”“共生性”思想内涵分析基础上,以唐宋时期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实践分析为窗口,探寻唐宋时期以古诗词、留学僧和茶道文化为媒介的国际传播模式,以此作为历史经验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传播媒介分析提供参考和借鉴。在实践展望部分,本章认为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观念史梳理和哲学会通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实践的基础工程。在此基础上,“共有历史”视角下的人文共同体构建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目标引领,同时也在微观路径层面提供创新思路。
其他文献
报纸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后乳汁分泌的促进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都昌县疾控中心2017年7月—2018年11月收治的110例产妇,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2组,各5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产后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产后72 h泌乳量。结果观察组的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72 h泌乳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产后乳汁分
期刊
随着小型环卫设备的不断推广应用,小型干式扫路机也应运而生。小型干式扫路机的开发应充分结合实际作业工况,整机结构尺寸,清扫能力等。以市场上一款小型干式扫路机为研究对象,就产品的开发设计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讨。
期刊
职业倦怠是人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下的一种极端反应,指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独立学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独立学院教务员职业倦怠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严重影响教务员的身心健康和管理效率。笔者对杏林学院教务员职业倦怠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着人本主义精神和科学管理的原则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提高教务员的工作效率、促进教务管理事业的和谐发
期刊
黑龙江省嘉荫县张三沟金矿位于团结沟超大型金矿床的外围,于1978年发现。该矿床有2条矿体组成,Ⅰ号矿体产于葡萄沟斜长花岗斑岩内部的碎裂花岗斑岩体中,Ⅱ号矿体产于片岩层间破碎蚀变带中,本文通过对张三沟矿区发现的2条矿体地质特征的研究,总结了矿区的找矿标志,并指明了该区下一步的找矿方向。
期刊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当前社会对学前教育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从关注幼儿学习能力的发展,转变为关注幼儿综合能力与道德情操的培育,其中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更是学前教育工作的重点,这就需要幼儿园教师深入开展教学实践探究,科学把握培养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教育方法,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与心理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在情境教育中关注幼儿情绪能力的培育。本文通过分析培养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重要性,概述教师需要掌
期刊
目的分析乳房按摩对产妇乳汁分泌和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 6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乳房按摩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泌乳量、母乳喂养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4、48、72、96 h泌乳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期刊
目的分析在初产妇中运用中医辩证施护对乳汁分泌的促进价值。方法择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医院180例分娩后1周之内的初产妇,将其按数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中医辩证施护,对照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从泌乳始动时间来看,研究组早于对照组,P <0.05;从母乳分泌量来看,研究组母乳分泌量多的产妇占比高于对照组,分泌量少的产妇占比低于对照组,P <0.0
期刊
<正>我们都知道,幼儿经常会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变得开心起来,也时常会为一些成人觉得无关紧要他们却很重视的事情伤心难过,并伴随有咬人、踢人、扔玩具等行为。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如何应对呢?一、倾听做基础,理解幼儿情绪缘由晨间游戏时间,小琪正在用纸杯搭建,发现还差一个,就想要拿小包面前的纸杯。小包见状,突然大叫起来:“那是我的,不能拿我的。”
期刊
为了解幼儿学习品质现状并探究父母参与、幼儿情绪调节能力与其关系,采用父母参与行为问卷、情绪调节检核表和幼儿学习品质家长评价量表对1 340名幼儿父母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幼儿学习品质发展在中等偏上水平,好奇心与兴趣发展水平最高,主动性最差;幼儿学习品质总分、父母参与总分和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情绪调节维度得分两两显著正相关;幼儿学习品质总分、父母参与总分分别与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情绪不稳定/消极维度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