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脑转移病灶微环境中PD-L1表达及浸润T细胞水平与临床预后意义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day_rect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在肺癌的疾病发展过程中,约半数的患者会发生中枢神经系统转移。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抗体在肺癌患者中已成为了新的标准之一。然而,大多临床试验都有意排除脑转移(Brain metastases,BM)患者,所以免疫治疗对脑转移的疗效还未明确。肺癌脑转移多步骤过程中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尚未清楚。脑部一直被认为免疫豁免的器官,其独特的微环境可能会影响免疫治疗在脑转移上的应用。本研究旨在探究肺癌脑转移灶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分子表达和肿瘤间质T细胞(Stromal T cell,sTC)和肿瘤细胞巢T细胞(Intratumoral T cell,itTC)的浸润水平,并进一步分析这些免疫分子标志物与脑手术后生存时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收录了 2005年1月-2019年11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并确诊的肺癌脑转移患者共42例,其中具有肺脑配对标本的患者共29例。本研究经我院机构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第一部分归纳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BM灶中免疫标志物与临床因子的相关性。第二部分分析肺原发灶与转移灶之间PD-L1表达与浸润T细胞的异质性。第三部分通过单细胞测序技术验证肺癌BM灶的肿瘤细胞和T细胞的分子特征。第四部分分析患者PD-L1表达与浸润T细胞水平与脑手术预后的关系。结果:1.肺癌BM灶的PD-L1表达和T细胞浸润水平与临床因子的关系42例肺癌BM患者包括35名男性和7名女性。患者中位年龄是59岁(38-72岁)。73.8%为腺癌患者。大脑手术后中位生存期达33.1个月(95%CI,12.8-53.4)。29例肺癌BM灶中8.5%(7/82)的脑标本TCPD-L1表达率≥50%,36.6%(30/82)的表达率≥5%,57.3%(47/82)的表达率≥1%。脑标本的ICPD-L1表达率≥1 0%占1.2%(1/82),表达率≥5%占4.9%(4/82),表达率≥1%占28.0%(23/82)。19例患者多区域脑标本中TC PD-L1的表达极差均数及标准差为15.3%±22.0%。肺癌BM灶中肿瘤间质区域T细胞浸润率(sTC)显著高于癌巢区域(itTC)(P<0.0001)。PD-L1 水平与 CD8+itTC 浸润正相关(r=0.453,P<0.0001)。相对于EGFR野生型患者,EGFR突变患者转移灶中TCPD-L1表达及CD8+T细胞瘤内浸润水平较低。2.肺原发灶与BM灶之间免疫标志物的比较肺原发灶与配对BM灶之间TC PD-L1表达无显著相关性。而两病灶的IC PD-L1表达具有显著的正相关(r=0.555,P=0.011)。比较两病灶的TCPD-L1和IC PD-L1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25,P=0.27)。肺病灶中CD3+itTC、CD8+itTC浸润均高于配对BM灶(P=0.029,P=0.015)。3.肺癌脑转移标本单细胞RNA测序结果单细胞RNA测序结果显示肺癌BM灶组织中T细胞浸润率为0.24%(158/64667)。大部分T细胞均表达颗粒蛋白、颗粒酶等效应因子。部分T细胞处于增殖状态。肿瘤上皮细胞内少量表达PD-L1和PD-L2。仅2例标本检测到Siglec15的表达。4.肺癌脑转移患者中免疫标志物与脑手术术后生存期的关系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在临界值为1%时,TCs的PD-L1表达与BM术后生存期相关(χ2=6.59,P=0.01)。CD8+sTC高浸润水平趋向于更好的术后预后。TC-PD-L1表达阳性和CD3+sTC或CD3+itTC或CD8+sTC或CD8+itTC在BM病变中浸润程度高的患者术后生存期长于其他患者(χ2=5.27,P=0.02;χ2=6.26,P=0.01;χ2=4.31,P=0.04;χ2=8.37,P=0.004)。结论:PD-L1表达在肺癌BM灶内存在瘤内异质性,在BM灶和肺原发灶之间也存在瘤间异质性。整体上BM灶中T细胞浸润水平较肺原发灶低,且癌巢区域T细胞浸润水平也低于间质区域内。单细胞RNA测序验证了 BM灶中T细胞处于低水平浸润。而肿瘤上皮细胞少量表达PD-L1、PD-L2和Siglec15。PD-L1和浸润T细胞的组合可能会成为肺癌脑转移患者重要的生存预后因子。本研究为肺癌脑转移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生物标志物提供了初步而重要的数据,有助于对接受ICI的患者进行分层。我们的研究需要扩增样本量来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其他文献
背景及目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具有相当高的死亡率,但其相关发病机制、病因、病理生理等尚未完全明确,异质性高,因此ARDS除了机械通气作为最基本疗法外,尚无确切有效的系统治疗方法。而机械通气治疗本身也可导致其他并发症发生。而腹部提压法可以作为肺康复治疗的新方法,提拉时使膈肌下移增大胸廓容积,按压时加快气道流速改善肺廓清能力,为ARDS治疗提供新思路。在ARDS机械通气患者中具有理论可行性,
学位
目的:探讨术前常规影像特征模型结合机器学习模型预测非典型性脑膜瘤(Atypical meningioma,AM)脑实质侵犯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21年11月经组织病理确诊为AM的患者132例,根据手术及病理结果是否有脑侵犯,分为脑侵犯组和无脑侵犯组。(1)记录性别、年龄、肢体抽搐、位置、肿瘤最大径、肿瘤最小径、囊变坏死、钙化、肿瘤分叶、肿瘤边界、肿瘤均一性、硬膜尾征
学位
目的:目前仍缺乏可以动态反映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进展的生物标记物。已知神经炎症和代谢指标与帕金森病进展相关,为此,我们希望通过筛选帕金森病的炎症和代谢指标,建立基于炎症和代谢指标的帕金森病进展的预测模型,并找到关键的预测指标,分析其与帕金森病进展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分三部分进行。在第一部分,针对纳入的244例PD患者,以运动并发症作为结局指标,通过Lasso-l
学位
<正>教育部4月1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有关情况。教育部督导办主任何秀超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督导评估对象是地方各级政府,以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际差距的评估为重点,考察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
期刊
研究背景急性肾损伤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静脉淤血目前被认为是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重要原因,而中心静脉压力(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常常用于测量静脉充盈程度,以指导临床医生调整患者血管活性药物和液体管理。本研究旨在探究CABG患者术后24小时平均CVP与术后急性肾损伤和
学位
背景与目的肝右静脉系统中除了肝右静脉(right hepatic vein,RHV)外,还经常出现直接汇入下腔静脉(inferiorvenacava,IVC)并回流右肝部分血液的变异肝右静脉(variant right hepatic veins,VRHVs)。直径≥5mm的粗大变异肝右静脉在肝脏疾病进展、肝移植和肝切除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的目的包括:1.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评估包含直径≥
学位
目的:通过对比腹腔镜及开腹手术在原发性大肝癌中手术的短期内安全性及远期效果,探讨完全腹腔镜下大肝癌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两个中心行一期手术切除的原发性大肝癌的患者的临床数据,其中包括108例腹腔镜手术(Laparoscopic Liver Resection,LLR),82 例开腹手术(Open Liver Resection,OLR),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基
学位
目的:探究松果体区肿瘤术后继发持续性脑积水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7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中心收治的松果体区肿瘤病例,收集的病例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临床症状、手术记录、术前脑积水的存在情况、术前脑积水的严重程度、肿瘤大小、影像学检查资料、肿瘤切除程度、术区积血、术后颅内感染等。应用SPSS20.0统计数据软件来分析手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后出现继
学位
目的肺部感染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和血液肿瘤化疗后患儿最常见感染的部位,病因复杂,可导致相关死亡及呼吸功能减退等严重的临床不良预后。目前关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报道较少。本研究对肺部感染的患儿肺泡灌洗液高通量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的病原体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诊断思路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
学位
背景:胃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GAC)是一种常见的胃癌类型,在全球范围内对公众健康构成重大威胁。早期胃癌在采取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能达到90.9%~100%,但对于晚期胃癌,即便及时采取了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仍旧不到30%。在中国,大多数患者确诊胃癌已为中晚期,在中国,胃癌在2020年的新发病人数有47.9万,死亡人数达37.4万,分别占全球的43.9%和48.6%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