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捕获”的哈萨克族——以民国时入甘的哈萨克族为例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y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研究哈萨克族东迁到定居的过程来讨论国家面对游牧民族时所呈现的关系问题,是在笔者的两次田野调查基础上写作而成。笔者的调查人群为现今居住在甘肃的哈萨克族,经过为期四个月的田野调查和大量的资料整理,笔者试图通过对这些材料详细的梳理,还原哈萨克族迁入甘肃的历史背景和事件经过,一直到其最终定居的可能。从民族学、人类学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哈萨克族东迁到定居的过程不仅能呈现了国族建构的方式之一,也呈现了西北边疆地区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   本文写作所限定的时间主要为哈萨克族迁甘之始(1936年)至划定哈萨克族自治县的重要会议“兰州会议”的召开(1953年),所讨论的区域也仅限定为甘肃。这一历史事件不仅书写了本地哈萨克族的详细历史,也为人类学思考游牧民族提供了更有利的支持。在德勒兹([法]D·Deleuze)的观点当中,国家天然存在,并且始终试图进行最大化的资源竞争,国家将处于自己范围之内的各种事物都编码或加上条纹,即国家是一个层化空间。而游牧民族则是处在结域和解域的过程当中,他们生活在平滑空间。国家对游牧民族的编码事实上也是对游牧民族游牧性进行压制的过程。哈萨克族定居在甘肃这一历史事件不仅是历史范畴的事件,也是在“一体”的前提下,他们对区域顶点的归顺。正是这种不断的“编码”和“逃离”,才使得本地哈萨克族进入国族的范畴充满了不同寻常的意义。以哈萨克族为主线,试图通过其与多重关系的互动来呈现哈萨克族的游牧性面对不同国家层面所采用的应对机制。不仅包括哈萨克族与当权者的关系,与周边民族的关系,也包括其自身内部活力的活力体现。简而言之本文写作有目的有二:一是对这段原本模糊不清的历史事件完整书写;一是讨论这一历史事件在民族学、人类学上的意义,即通过这一事件来讨论国家怎样通过“捕获”的方式将哈萨克族定居下来,讨论从游牧到定居这一过程中国家与其的关系呈现。
其他文献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的崛起,给传统电视新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与挑战,新媒体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交互性,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而且信息内容非常丰富,受众的自主选择余地更大,
网页设计中色彩的作用具体包括增强艺术特性、吸引焦点目光、突出重点主题以及划分视觉区域4个部分.在网页设计中要正确处理好色彩运用与内容展示的关系问题.在网页设计中色
2003年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建设桥社区时指出:“这个社区功能齐全,服务完善,我们社区建设的模式就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近年来,南昌市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以建设桥社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内蒙古呼伦贝尔、科尔沁、乌珠穆沁、浑善达克、毛乌素五大沙地是蒙古族较为集中的地方,其中呼伦贝尔、科尔沁两大沙地中生活的蒙古族约有250万,约占全区蒙古族人口的60%。近些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讲解一个新的概念时,常会遇到一种很典型的现象,就是学生很难透彻地把握概念。譬如在学习“加速度”这一概念时,学生也很仔细地听了概念的讲解。讲完新教材以后,教师问学生:“你们有哪些疑问?”教室里没有人提出问题。于是,教师就认为学生对教材了解了。可是,当学生一个接一个地被喊到黑板前,让他们把老师讲的东西复述一遍时,他们的回答却是一知半解,对教材并没有清晰地理解。教师不得不重复地讲解,并
近些年来,大众传媒与乡村社会发展已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有不少学者从大众传播和社会学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但是,从民族学的视野对大众传播下,尤其对电视传播下的乡村文化变迁研
本文是关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傣族当代宗教生活的研究,主要以“塔玛扎嘎”这一创新的南传上座部佛教集中教育模式为研究对象,对该活动的由来、组织者、组织形式
太阳照常在大地的另一端升起,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天。这是2017年的第一天,我们依然如约相见,相伴而行。此时此刻,亲爱的读者朋友,这是我们新的一年第一次见面,请接受我们朴素
为了确定加州新小绥螨Neoseiulus californicus(McGregor)的国内品系在生物防治中的潜力,采用捕食者功能反应方法,研究了加州新小绥螨、江原钝绥螨Amblyseius eharai Amit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