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分形场景及双视场三维漫游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up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虚拟现实(VR)是一种高度逼真地模拟人在自然环境中视、听、动等行为的人机界面,它综合了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传感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多门科学。三维实体建模技术和漫游技术都是虚拟现实的关键技术,而当前商业化的建模工具多用于构造规则模型,一些复杂的自然景观实体构件十分缺乏,并且成熟的虚拟场景漫游应用也比较少。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野外场景建模及漫游的虚拟现实系统,并针对系统中的地形、树木的分形生成算法和浏览漫游引擎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本文首先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现状,分析了构造自然景观实体库和大规模野外场景漫游系统的必要性以及进行头盔显示器(HMD)硬件开发的可行性,并介绍了实现软件系统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其次提出了集成实体构造、场景编辑表示、场景浏览漫游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对系统各组成部分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确定了系统构成以及各个模块子系统的功能。然后对各个子系统进行了详细设计,对相关的各项关键技术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在实现经典算法的基础上,对分形树木实体提出了存储递归模型及多级树木模型的方法,在场景组织上采用了“四叉树”和“实体—引用”模式,并提出了一种双视场立体图像的获得方法,还探讨了低成本头盔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最后,本文给出了各子系统的实现结果,并进行了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分形实体具有较强的真实感,并且使用优化方法提高了漫游系统的速度,用HMD观察双视场图像立体效果令人满意。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了如何将6-DOF并联机构与结构光3D数字化技术相结合,并为6-DOF并联机构增加3D测量与定位功能,这样一来就充分发挥了并联机构空间精确定位的优势,同时也将构造一个新
软件复用技术能提高软件开发的速度和质量,是解决软件危机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ComponentBasedSoftwareEnginnering,CBSE)是现今软件复用实现的研究热点,被认为
迁移工作流是基于移动计算范型提出的一种新的工作流研究方向。工作流业务过程根据业务目标的复杂程度被映射为一个或多个迁移实例,每个迁移实例执行一个目标相对独立的子业务
利用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其可行性及迫切性已经被广泛认同。P2P技术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有的P2P应用系统并没有充分发挥其性
空间表达式的识别与分析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Ontology的文本中空间关系三维可视化”,是该项目自然语言处理部分的第一步。在空间关系三维可视化的过程中,包
数据挖掘是指从大型数据库或数据仓库中提取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对决策有潜在价值的知识和规则。它是人工智能和数据库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是目前国际上数据库和信息决策系统的
随着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一项新型的信息技术日益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被广泛应用在军事侦察、环境监测、医疗监护、空间探索、城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所以实现电网信息化对提升工作效率和改进工作方式意义重大。随着电网信息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和新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加,接入智能电网的设备种类越来越多,所以安全接入平台不仅要满足工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的快捷、便利,同时还要保证内网数据的安全性,这就要求对接入设备进行安全接入和实时监控,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内网数据安全性并为各业务部门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本文为智能电网设计了一个有效的
近年来,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能量补充技术在学术界和产业界受到广泛关注。根据能量来源的不同,现有的能量补充技术可大概分为两类,一类利用外部环境的可再生能源,如传统的太阳能、
无线传感器网络越来越多的被部署到医疗、灾害管理等数据密集型业务之中,这些业务经常因为无线通信信道繁忙而受到严重的干扰。对遭受干扰的节点的性能进行精准刻画对拥塞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