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大农业财政支出力度,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是今后财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农业财政支出的总量呈逐年提高的趋势,然而资金的使用还存在着种种效益不高的问题。由此可见,如何规范农业财政项目绩效评价,提高农业财政支出的质量和水平需引起重视。农业财政支出要保证使用效益,就必须进行绩效评价。因此,提高农业财政支出的效益,最首要的就是提高绩效评价水平。本文以成本-效益分析法为立足点,通过实证分析的方式深入剖析了成本-效益分析法在农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的运用,为农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引言,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指出了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二章介绍农业财政支出及成本-效益分析法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三章阐述了国内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现状和方法,主要分析了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应用概况。第四章是成本-效益分析法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应用,剖析了成本-效益分析的过程。第五章是河北省农业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主要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河北省蔬菜示范县建设项目的绩效进行评价,提出了成本-效益分析法在农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的相关建议。第六章为结论,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的不足和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本文主要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的应用现状出发,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重点研究成本-效益分析法在我国农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的运用,并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和农业财政支出的现状,以成本-效益分析的三种决策标准为重点,创新性地研讨了评价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提出净现值法可以作为农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要决策标准。同时,还将成本-效益分析的一般过程与农业财政支出项目相结合,成本-效益分析法与其他绩效评价方法相结合,初步建立了农业财政支出成本-效益分析体系,为尽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体系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