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包膜蛋白在酵母系统中的表达、纯化及其应用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ly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由于HIV的高度变异,尚缺乏有效的预防性疫苗,目前血清学诊断和社会防控是控制HIV传播的主手段。研究表明,HIV的中和抗体和特异血清标志主要位于包膜蛋白Env上,对于HIV包膜蛋白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多种表达系统进行的。本研究利用酿酒酵母和毕赤酵母两种表达系统对HIV膜蛋白进行表达、纯化和性质研究。 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GCG对HIV gp160蛋白进行二级结构预测和疏水性及潜在糖基化位点分析,结果表明aa511-aa537,aa679-aa703肽段是gp160中最强的疏水区域,可能影响蛋白的可溶性;构建了强疏水区段缺失的gp160突变体,在酿酒酵母中表达,获得可溶性较好的rgp160△12蛋白,且呈现为糖基化的三聚体形式,对于HIV阳性血清尤其是早期感染的血清具有良好的反应性,提示其可能应用于HIV各类诊断试剂的价值。 利用毕赤酵母分泌表达gp120及其N端缺失突变体,结果表明,N端缺失60aa的表达量最高,而N端缺失90aa则不能表达,提示N端氨基酸的分布情况对于gp120的表达和/或分泌途径有显著的影响;分泌表达的rgp120较大肠杆菌来源的gp120,对HIV阳性血清有较高的检出率,提示其可能较好地模拟了gp120的天然表位构象。 利用多尺度的发酵条件摸索,获得了酿酒酵母胞内表达和毕赤酵母分泌表达的高密度发酵工艺,经过纯化方法的优化,rgp160△12和rgp120蛋白的最终有效表达量分别约为10mg/L和30mg/L,从而为HIV诊断试剂和疫苗研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冬小麦产量的不断提高,倒伏与高产、稳产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明显,倒伏已成为严重制约冬小麦产量和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茎倒伏是冬小麦生产过程中最普遍发生的倒伏类型,改善冬小麦茎秆质量,增强茎秆抗弯曲能力,有益于提高茎秆抗倒伏能力,从而实现保证或增加冬小麦产量的目的。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冬小麦主产区,也是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地区,拔节期是冬小麦最重要的灌水时期,推迟拔节水灌溉能显著提高灌溉水的水分利用效率
摘要:新课程下的高中英语教材设置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写作是英语教学和语言训练的重要内容,也是语言学习评价的重要项目。虽然它是英语教学中的难点,但是结合英语听说读的有效训练,写作也并不见得非常困难。本文将从英语的听、说、读方面有效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英语写作;听力教学;口语;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