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灾害应急管理作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根据20世纪以来的资料统计,中国地震发生最为频繁,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也最多。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和欧亚两大地震带之间,这使得我国的严重地震灾害成为了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在重大地震灾害发生时,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各工作组协同配合、联合行动。地震灾害复杂环境,紧急复杂的救援任务和众多的决策主体共同构成地震灾害应急协同决策系统。为提升地震灾害应急协同决策能力,快速平息地震发生后现场的混乱情况,保障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进行,需要对地震灾害应急协同决策系统的可靠性进行测度。 为有效测度地震灾害应急协同决策系统的可靠性,本文首先在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协同决策、可靠性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地震灾害应急协同决策的概念。参考谢礼立院士提出衡量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三个评价准则,对地震灾害应急协同决策系统可靠性概念进行界定。根据地震应急工作中具体工作,对地震灾害应急协同决策系统中的决策主体进行划分,分为八个决策主体。并对每个主体的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建立应急协同决策主体之间的关联关系,并绘制出关联关系图,建立决策主体间协同性测度模型。根据地震灾害应急协同决策系统可靠性定义和地震灾害应急协同决策主体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地震灾害应急协同决策系统可靠性模型。构建地震灾害应急协同决策主体之间的交互规则,社会公众之间的交互规则,以及公众与决策主体之间的交互规则,并形成模型的运行机制。应用多主体仿真软件进行地震灾害应急协同决策系统可靠性仿真,得社会公众满意度的变化趋势。根据仿真结果分析,提出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