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VAR中遮蔽左锁骨下动脉的安全性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g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在中国,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已成为治疗胸主动脉瘤和B型主动脉夹层的重要方法,十几年的主动脉夹层经验证实,腔内修复术有效而安全,但对于左锁骨下动脉(LSCA)的处理仍存在争议。   材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中国医科大学2000年5月-2012年1月TEVAR手术患者资料共90名患者(AD85例,TAA5例)32例(35.2%)患者术中完全覆盖LSCA,其中一人行右颈总动脉向左颈总动脉转流术,其余未行血流重建。32例完全覆盖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48±19岁(20-77岁),诊断AD30例,TAA2例,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3个月-6年),   结果:   技术成功率100%,4例可见Ⅰ型内漏,球囊扩张后好转,2例内漏考虑为LSCA来源,由于量小未处理,在支架释放后的即时造影中,2例患者LSCA未显影,4例患者可见明确LSCA窃血,26例患者仍可见LSCA顺行血流。围手术期死亡2例(缺血再灌注损伤/多脏器功能衰竭)。3例典型窃血综合征表现(症状不重),1例记忆力减退。围手术期无严重上肢缺血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双上肢血压差平均为32±21mmHg。4名患者发生严重不良事件:逆行撕裂致A型夹层1例(1个月),梗阻性黄疸、心源性猝死(3个月),急性心肌梗死(30个月),咳血,失血性休克(4个月)。   结论:   主动脉夹层中,在评价大脑各交通支后可以覆盖LSCA以延长锚定区而不发生致命性并发症,特别是在无能力重建LSCA的医疗中心,可以积极使用此方法,但在有条件情况下应在适当时机重建LSCA血运。
其他文献
为研究新型矩形钢管混凝土柱-H形钢梁下栓上焊隔板贯通节点的抗震性能,设计了槽孔型、圆孔型和焊接型下栓上焊隔板贯通节点足尺试件,通过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考察不同的腹
循环经济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思潮兴起的时代,首先是在国外出现,经历了近十多年的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循环经济的思想只是一种理念,当时人们关心的主要是对污染物的
目前我国高校对于图书馆的建设十分重视,各种硬件设施得到了很好的加强,针对图书馆的各项管理办法也相继出台,是图书馆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高校由于知识密集而承担着将知
针对传统钢框筒结构地震耗能差和震后修复难度大等问题,结合剪切型耗能梁段耗能能力强及震后易修复、钢框筒抗侧刚度大、高强钢强度高且节约材料的优点,提出一种新型高层钢结
采用ANSY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了Q460钢焊接薄壁箱形截面双向弯曲压弯构件的极限承载力.分析中考虑几何缺陷和材料缺陷,以及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构
在我国,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为社会各大企业的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由于计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企业发展都有着重要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