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糖基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的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ly1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乙二醇糖苷、异佛尔酮异氰酸酯(IPDI)、脂肪酸为主要原料,合成出异氰酸酯二糖苷与糖基双子表面活性剂两种产品。实验内容分为四部分,一、乙二醇糖苷的合成;二、异氰酸酯二糖苷的合成;三、异氰酸酯二脂肪酸葡萄糖酯糖基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四、异氰酸酯二糖苷与糖基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能研究。  1、由于乙二醇糖苷合成方法较为成熟,本文在以往研究基础上,结合以往最优合成条件,进行实验寻找本实验室条件下合成乙二醇糖苷的最优反应条件,通过红外光谱对产品结构进行测试。实验得到本实验室条件下较为理想的反应条件为:醇糖摩尔比为3∶1,反应温度为120℃,体系压力在0.5kPa,催化剂磷酸用量为糖质量的1.5%,反应时间2.5h。在这样的条件下转化率可达89%以上。  2、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乙二醇葡萄糖苷为原料,制备异氰酸酯二糖苷,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本实验分别以甲苯与二甲基甲酰胺为稀释剂,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实验得出甲苯作为稀释剂时,最佳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2h;二甲基甲酰胺作为稀释剂时,最佳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30min。对比两种稀释剂得出,二甲基甲酰胺作为稀释剂更有利于反应进行。  3、以乙二醇葡萄糖苷、脂肪酸,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为原料,合成IGL系列糖基双子表面活性剂,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对产物结构表征,对其两步反应进行工艺条件优化,结果表明酯化部分最佳合成条件为投料比为1∶1.3(摩尔比),催化剂用量为乙二醇糖苷质量的6%,反应时间7h,反应温度120℃,得到酯化收率可达70%;异氰酸酯接入反应,条件为温度80℃,反应时间1h.  4、对异氰酸酯二糖苷与IGL系列双子表面活性剂进行性能测试,包括表面张力、泡沫性、润湿性、乳化性。实验结果表明异氰酸酯二糖苷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较好的泡沫性,润湿性与乳化性能良好,同时具有糖基的保湿性;IGL系列糖基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与传统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相比,具有较好的乳化性、润湿性,稳泡性。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IPCC发布的能源燃烧缺省碳排放系数对2006年我国江西省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源进行了计算,利用前人的研究系数对森林碳汇进行了计算,并对二者进行了均
糖尿病是由多病因引发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往往伴有诸多并发症,目前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胰岛素是临床应用中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药物之一。速效胰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