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心态与救世情结:李提摩太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以英国来华的自由派传教士的代表人物李提摩太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启蒙心态与救世情结及实践活动。李提摩太在传播基督福音宗教的同时,以办报、著书等方式传播西方知识,打破了就宗教而言宗教的传统传教方式,将宗教的传播与西方文化的推介、现代科技文明的推广、清政府积弊的改革及现代教育的建立等结合在一起,以构建其心目中的科学、民主的美好社会。他在启蒙心态下的救世活动开启了民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变革,对近代中外交流和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李提摩太的启蒙心态与救世情结,以及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已触及到国民素质的改造这一现代化最为本质的一面,其研究意义深远。通过对他与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变革的研究,以点带面,有助于深入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发生和发展。同时,通过对李提摩太的研究,又能加深对他的认识与解读,进一步拓宽整个自由派传教士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因而,本文在前人立论的基础上,通过深掘史料,透过文化传播和现代化的视角,力图用新的历史眼光、新的史学范式,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李提摩太置于近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的大历史背景之下加以考量。同时,本文又借用心理学和宗教学的一些理论与方法,特别是运用心态史学的研究方法,对之作全方位多层次的考察,重新解读李提摩太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革的关系。  第一章论述李提摩太华北赈灾中传教策略的改变及其启蒙心态和救世思想的产生。第二章论述李提摩太通过创办报刊、著书立说等启蒙与救世的文化活动,将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政治制度、道德观念传入中国,开启民智促进了中国社会文化的变革。第三章论述李提摩太的启蒙思想,包括其“四民学说”(教民、养民、新民和安民)、教育变革和社会变革思想,以及“启蒙”的理论资源:西方文化知识。第四章论述李提摩太启蒙心态和救世情结带有强烈的西方宗教色彩、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显示了重视民生和教育革新,主张温和社会改良,反对激进的暴力革命等重要特征。第五章论述李提摩太启蒙心态和救世情结对清政府高官、维新派和其他官绅的影响。第六章论述李提摩太启蒙心态和救世情结对中国社会文化变革的影响:促进民族的科学启蒙和科学觉醒,推动戊戌维新运动和创办山西大学等。  笔者认为对李提摩太这一中国近代史上重要传教士的考察,既有助于深化对以李提摩太为代表的西方在华传教士的研究,也有助于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的研究,更对近代中外交流和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转型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对这一重要课题的研究,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传统驿递可概括为“置邮传命”四字,且追述年代甚为久远,且发展历程亦为漫长。驿递的效用一直被局限于官方的文件与物资传递,且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军事机构相联系,军事性不断增强
公共空间的存在是华北乡村社会的重要特征。因此,公共的信仰空间之变迁形态就成为观察近代乡村社会秩序的路径之一。家庭是乡村社会的初级单位,也是民间信仰得以存在的基础。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