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自然灾害频发。灾害带来的损失和毁灭性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预期和所能够承受的压力,它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越来越关注有关自然灾难的新闻,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相关的灾难信息,更主要是急切希望有关部门和专家能够尽早建立一个预防机制。灾难严重的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为了帮助人们更好,更高效的阅读和理解灾难新闻,对自然灾难新闻报道做一个系统的分析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分别从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上摘取了16篇新闻报道。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是两种在国内外发行量广泛的报纸。地震是这16篇报道的共同主题。这16篇新闻报道涵盖了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2010年2月12日的海地地震,2010年2月27日智利地震,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以及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这16篇新闻报道主要摘自当天的头版头条。Crystal和Davy于1969年提出了一种分析某个语篇或某个文本的文体学的分析方法。他们认为可以对这个语篇或文本分别从三个层面来分析。这三个层面分别是语音或书写层面,词汇或语法层面,语篇层面。他同时也提出了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来选择,因为这些层面可能有交织。本文出于文本的需要,对所选取的16篇新闻报道分别从书写层,词汇层,句法层和语义层进行了文体学的分析。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手段,自然灾难新闻报道在各个层面都有着显著的文体特征。例如,在书写层面,自然灾难英语新闻报道通常使用各种视觉手段,标点符号以及短段落增强新闻的生动性和可读性。在词汇层,自然灾难英语新闻常常使用新造词,缩略词,和外来词,同时,也倾向于选择一些极端词汇,如,kill, strike, ravage等以突出灾难的残酷性。在语法层,自然灾难英语新闻常常使用主动语态,现在时态,分词短语,同位语,以及省略使得新闻报道生动,清晰。在语义层,自然灾难英语新闻报道通常准确运用修辞手段增强灾难新闻报道的可读性以及运用各种衔接手段使得报道连贯,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