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瓜枯萎病是一种由半知菌亚门镰孢属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 Owen)侵染引起的土传真菌病害,在设施大棚中最常见且危害严重,给黄瓜生产造成严重损失。采用生物防治法既能控制病害的发生,又不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17和2-22是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微生物研究室分离筛选的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具有稳定强拮抗作用的2个菌株。本文以拮抗菌菌株2-17、2-22和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为主要材料,采用实验室及盆栽试验,对2株拮抗菌进行了鉴定;研究了土壤不同pH、含水率及不同种类和浓度氮肥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增殖的影响;拮抗菌施用后对枯萎病菌的拮抗效果及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18s rDNA扩增、比对和聚类分析鉴定了2株分离的菌株,结果表明:菌株2-17和2-22分别为曲霉属(Aspergillus sp.2-17)和木霉属(Hypocrea sp.2-22)真菌。2、在28℃恒温条件下,研究土壤不同pH,不同含水率及不同种类和浓度氮肥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pH为3.0和5.0,含水率在10%~30%时,病原菌数量均是呈不断增长,其中pH为3.0和含水率在15%~20%时,病原菌数量增长最快,而pH7.0和9.0及含水率在30%~35%之间时,枯萎病菌生长速率较慢。土壤中施用不同种类和浓度氮肥,都能使病原菌数量增加,其中施用3.70g/kg土硫酸铵(铵态氮)的土壤,病原菌数量增长最快。3、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拮抗菌2-17和2-22对土壤病原菌、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及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的活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拮抗菌2-17和2-22能有效抑制土壤黄瓜枯萎病病原菌数量的增长,而且对土壤细菌、真菌数量、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因此分离的2株拮抗菌2-17和2-22在黄瓜枯萎病的防控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拮抗菌的施用对放线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拮抗菌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