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金融经济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核心作用,它影响着证券市场的运行、货币的数量、投资及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体制和风险管理水平的影响,国内商业银行产生了巨大的不良资产,在风险管理方面面临较大的问题,特别是没有建立符合国际监管标准的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其国际竞争力较弱。由于我国银行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金融风险正在聚集,银行所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广泛和不确定。这不仅影响其正常运营和生存,还对中国经济及金融的稳定发展造成潜在危机。同时,国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2007年前在国内外上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将摆在核心位置,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将逐步与国际银行的管理标准趋同。如何在风险不断加剧的金融竞争环境中得以生存,并在竞争中取胜,明智的策略就是进行积极主动的风险管理。正如G30和J.P摩根指出的:金融机构核心技能之一就是对金融市场行为的准确建模。目前国际大银行为应对复杂的金融环境,风险管理理论、方法、技术呈现出新形态,VAR成为风险管理新的度量标准。在国内,风险管理日趋重要,风险量化管理特别是VAR的运用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银行界的重视。但目前理论界主要是对VAR方法的介绍,对VAR的使用环境和我国借鉴的途径研究较少,造成银行界缺乏较为切合实际的引导。因此,如何将VAR技术应用在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中,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分析研究的思路是,沿着VAR产生的背景——国外银行运用VAR的环境和效果——国内借鉴VAR的环境和途径的逻辑展开。通过借鉴国外银行中VAR的应用模式,分析我国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有效的和科学的方法运用于我国商业银行业的途径和前景。 <WP=4>根据上述思路和框架,本文分为五章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第一章分析了VAR的背景、发展和VAR的基本内涵。从银行风险管理面临的新特征开始,分析了VAR的产生背景、发展趋势和应用范围。在VAR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的介绍中,简单剖析了VAR的特点及三种主要计算方法。 第二章分析国外银行风险管理中VAR的应用状况,首先,从风险量化管理和金融监管上分析了国外银行运用VAR的状况。其次,从混业经营与全能银行、银行风险管理的产品化、银行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及银行风险管理技术的先进性四个方面分析了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应用VAR的环境。最后,对国外商业银行运用VAR的效果和问题进行了评价。 第三章对国内商业银行借鉴VAR的环境进行了分析。从中国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的回顾和金融竞争及金融监管角度说明了银行风险量化管理的趋势。从加强风险管理的要求和改变风险管理模式方面论述了国内商业银行运用VAR进行风险量化管理的必要性。从银行竞争、风险管理产品化趋势、国际统一监管、银行自身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监管体系的完善五个方面说明了中国银行业借鉴VAR的内外部动力。第四章主要从监管基础的缺陷、市场发展中的问题和商业银行内部问题三个方面,分析了借鉴VAR方法存在的问题。第五章主要论述借鉴VAR的途径及前景。首先从银行的内外部环境建设、整理收集数据及模型研究方面说明借鉴VAR的途径。其次,从风险管理技术、风险报告、绩效评价方法、风险资本配置、风险管理平台建设五个方面论述借鉴VAR方法的前景。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系统梳理了国外银行风险管理中VAR的运用和成效,通过对我国银行业借鉴VAR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对监管、市场和银行方面的问题剖析,对借鉴VAR的必要性、动因、途径及前景方面的分析研究等,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对于如何加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量化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由于时间和篇幅的限制,有些问题分析研究得不够深入,比如,如何有效地对<WP=5>数据进行收集和加工整理,以及如何融合各类风险的测度方法与模型等,还有待今后进一步加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