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量子计算是涵盖了量子物理与计算机科学的学科,旨在利用量子叠加性和并行处理的特性突破经典计算限制,提高计算能力。由于在大数质因子分解等问题上显示出来的强大计算能力,量子计算被认为具有对现有计算模式产生巨大变革的潜力,同时也为解决一些困难的计算问题提供了思路。作为常见的经典问题,系统辨识与控制问题的量子算法研究是一个具有研究意义的课题。在量子算法能够在量子计算机上实现的前提下,本文对系统辨识与控制问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子计算是涵盖了量子物理与计算机科学的学科,旨在利用量子叠加性和并行处理的特性突破经典计算限制,提高计算能力。由于在大数质因子分解等问题上显示出来的强大计算能力,量子计算被认为具有对现有计算模式产生巨大变革的潜力,同时也为解决一些困难的计算问题提供了思路。作为常见的经典问题,系统辨识与控制问题的量子算法研究是一个具有研究意义的课题。在量子算法能够在量子计算机上实现的前提下,本文对系统辨识与控制问题的量子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研究了量子算法在经典控制系统的状态估计器设计上的应用。设计了一个量子态转换器用来连接HHL算法和矩阵乘法的量子算法,有效地解决了量子算法之间的衔接问题,提高了计算效率。对于维数为n的经典控制系统,当系统矩阵是稀疏的,并且所用的量子算法涉及的矩阵的条件数κ和估计精度ε的倒数的复杂度均为O(polylog n)时,量子算法方案可以将状态估计器设计的时间复杂度由O(n6)降低为O(qn),其中q是系统输出状态的维度。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得到,当控制系统是稳定系统时,量子测量误差对状态估计精度的影响较小。2)提出了系统辨识问题的量子方案并分析了量子测量误差对系统辨识精度的影响。基于量子奇异值估计算法,对线性回归方程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简化最小二乘算法的量子方案。对于维数为n的经典控制系统,当κ,1/ε=O(poly log N)时,量子算法方案可以将系统辨识的时间复杂度从O((m+n)2N)降低为O((?)log N),其中m是输入u的维度,N是样本数。进行的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显示:当离散系统稳定时,量子测量误差对系统辨识精度的影响较小。3)对量子态层析问题进行了量子算法研究。基于量子态层析问题的经典算法,提出了量子经典混合算法的新方案。对于d维密度矩阵,在精度和矩阵的条件数满足1/ε,κ=O(poly log d)时,经典量子混合算法总的时间复杂度为O(dpoly log d),而相应的经典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d6)。该方案大幅度地加快了计算速度,同时尽可能地减小了量子算法对计算资源的消耗。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工作。
其他文献
初始场不确定性一直以来都是数值预报误差的主要来源,能否获得满足质量要求的初始场已经成为制约当前海洋数值预报发展的瓶颈之一。作为为数值预报模式提供初始场的四维变分同化方法,不仅克服了观测变量与模式变量之间的线性限制,还能够充分利用过去和现在的观测资料,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资料同化方法的特性,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需要解决和研究的问题。本文综合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和计算数学等方面的知识,对四维变分同化系统中
信标亮度是制约自适应光学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直接采取提升光源功率或探测器效率等传统方式很容易受到硬件性能的制约,因此本课题组提出利用非线性效应对信标信号进行保持波前相位信息的放大增强这一方案,以期提升对暗弱信标的探测效率。为了更好掌握非线性过程对光束特性的影响规律,本文主要开展了近简并条件下非线性频率下转换中的光束发散特性以及多波长输出特性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结合应用背景、光参量放大、携带
雨滴谱对于理解降水微物理过程、提高雷达定量降水估计等具有重要作用。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天气系统乃至同一降水系统的不同部位,其雨滴谱特征存在较大差异,这反映了不同的降水微物理过程,也给雷达卫星定量降水估计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对一些关键地区、不同气候背景下的雨滴谱进行分类研究。本文从降水的微物理角度出发,揭示了西太副高、东亚季风、梅雨锋和热带气旋等多种天气系统背景下,亚太地区夏季降水的雨滴谱统
实时、准确并精细地监测降水,无论在气象水文研究还是气象部门预警决策中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自利用微波频段通讯信号中的衰减信息来测量降水的理论被提出以来,这种监测降水的新思路对于完善降水信息具有极大潜质。然而,目前微波链路在实际的降水测量应用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低频链路中雨致衰减的提取困难,通信设备的数据质量具有显著差异等等,多种因素限制了可用于监测降雨的设备。本文聚焦于通信网络中微波设备的工
近年来,无人机呈现智能化和集群化的发展趋势,对无人机跟踪定位地面运动目标提出了技术挑战。智能化要求无人机能够在有限计算资源的处理器上进行在线自主操作,集群化要求无人机具有统一的框架,以便多机之间进行信息共享。本文针对无人机在线跟踪定位地面运动目标问题,开展机载多传感器的外参标定、惯性坐标系下运动目标的绝对定位、运动目标状态滤波以及目标轨迹平滑等关键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总结如下:(1)构建了
热导率是器件性能的重要参考指标,同时也是涉及到惯性约束聚变等极端条件下物质特性的重要参数。对热导率的理论研究方法当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很多方法给出的结构与实验差别很大,其中的物理问题仍然需要深入研究。非平衡态分子动力学广泛应用于不同材料热导率的计算,但由于尺寸效应的存在,其引入的温度梯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没有受到仔细研究。我们首先探索了不同温度梯度下得到的热导率与本征热导率的关系。把模拟盒子的热浴距离
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发展至今,准确高效地数值模拟复杂黏性问题是重要内容之一。这类复杂问题往往需要采用高精度的数值模拟方法和高保真的物理模型,如针对湍流的高分辨率的大涡模拟(Large-Eddy Simulation,LES)和直接数值模拟(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DNS)方法。这些数值方法面临巨大的计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