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变革中的组织惯性问题研究——以ZJUT为例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windb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处于史无前例的变革浪潮当中,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革要求大学必须适应形势、与时俱进。大学变革不仅受到经济、政治、法律等外生变量的影响,还受到组织惯性这一内生变量的影响。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大学组织惯性的内涵,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大学组织惯性对大学变革的影响和作用机理,揭示组织惯性与组织变革的内在关系。   论文将大学组织惯性分为学术因素、结构因素、制度因素和领导因素四个方面,变革绩效分为综合性指标和研究型指标,并建立组织惯性影响变革绩效的理论模型。然后以浙江工业大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大学组织惯性对变革的影响。在获得一手数据后,利用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等计量方法对本文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如下结论:(1)大学学术因素与变革绩效显著正相关(2)大学结构因素和变革绩效显著负相关。(3)制度因素和变革绩效现显著正相关。(4)领导因素对变革绩效产生正向影响。(5)大学组织惯性对变革同时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上述结论对我国大学的变革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提出大学组织惯性对变革并非完全产生消极影响,同时也有积极影响。大学要善于利用组织惯性的积极影响,使学校在变革中平稳过渡;克服组织惯性的消极影响需要重视学科的发展,活化学校的组织结构,同时建立创新型的领导团队,并且鼓励全员参与决策。
其他文献
棘球蚴病是由棘球蚴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棘球绦虫终宿主和中间宿主的分布特征与社会、生物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影响棘球绦虫终
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其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深入人心.这些鲜活饱满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既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底层人民倍受压迫的不幸生活和封建思想对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希望“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振兴汽车产业,但市场是“换走”了,技术却没有像预想的一样“换来”。入世后,我国庞大的汽车市场以及居民不断提升的生活水平,使汽车
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也逐渐增加.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在电力
乡愁, 应当是全人类共有的情感, 尤以我们中华民族为甚. 在中国,乡愁十分古老.《诗经·小雅·小弁》 即道:“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桑梓,就是故乡之地、父母之邦. 在古代,古
期刊
目前,我国疏浚业已具有了较大的规模,疏浚力量主要分布在交通、水利等部门,有大小疏浚企业近百家,各种疏浚船舶上千艘,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疏浚能力。随着港口、航道、农田水利及沿海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财务和非财务数据为基础,对中国、厄瓜多尔、德国和美利坚合众国上市公司的自愿性财务信息披露水平进行了考察。这项研究的开始是建立互联网报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