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饲料添加剂在溶液中吸附和堆肥过程中降解转化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jyl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各种促生长添加剂在规模化的畜禽养殖业中的使用已十分普遍。这些添加剂多以原药形式随粪便排出,并通过多种途径进入自然环境中,给自然生态带来一定的风险。本文以四环素、洛克沙砷及卡巴多司为目标化合物,研究厌氧颗粒污泥吸附四环素和洛克沙砷的规律及影响因素,以及卡巴多司(卡巴氧)在好氧堆肥中的降解及其对堆肥过程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1)厌氧颗粒污泥对四环素的吸附规律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厌氧颗粒污泥对四环素的吸附分为两个阶段,初期的快速吸附和后期的缓慢吸附,快速吸附主要为颗粒外表面的吸附,而后期的缓慢吸附则表现为吸附质从颗粒表面向内部的扩散。本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的,并且吸附等温线较符合Langmuir模型。  (2)厌氧颗粒污泥对四环素及洛克沙砷的混合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厌氧颗粒污泥对四环素与洛克沙砷的混合吸附速率较快,去除效果良好;厌氧颗粒污泥对洛克沙砷的吸附等温线较符合Langmuir模型,而对四环素的吸附等温线较符合Freundlich模型;厌氧污泥对四环素的吸附比较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厌氧颗粒污泥对洛克沙砷和四环素的吸附均是自发的吸热过程。  (3)卡巴多司(卡巴氧)在好氧堆肥中的降解及其对堆肥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N=15时,卡巴多司的半衰期约为18d,C/N=25时,卡巴多司的半衰期约为10d,C/N=40时,卡巴多司的半衰期约为19d;添加卡巴多司组与未添加组在堆肥含水率、pH值、总氮指标、速效磷含量等指标的变化趋势一致。
其他文献
随着结构形式的不断发展,出现了攀达穹顶、索穹顶以及可展结构等新的结构体系。这些新的结构体系由“机构”(Mechanism)组成,其施工成型过程伴随着机构运动,而机构运动的正解或
有限元法非常适用于非均质、各向异性材料和处理材料的非线性。而边界元法可以直接处理无限域和半无限问题而无需施加人工边界。本文将两者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种方法各自的
为了缓解水污染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国家环保部门制定了新的污水排放标准(GB18918-2002)。目前很多地区污水排放标准正处于由(GB8978-1996)一级B排放标准向(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过渡阶段。许多污水厂都面临着升级改造的问题,主要从两方面着手:①在原有工艺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造;②摒弃原有处理工艺,采用新的处理工艺。在升级改造前需要对原污水厂的处理工艺进行分析
结构的连续性倒塌是指非预期荷载导致的局部破坏产生不平衡力,使其邻域单元内力变化而失效,并促使构件破坏连续性扩展下去,造成与初始破坏不成比例的部分或全部结构倒塌。近年来
随着经济发展,建设投资规模的扩大,基础结构工程施工中遇到的工程技术问题更加复杂,这要求我们对土体的性质要有更深入透彻的了解,粘土在我国有广泛的分布且工程性质复杂。本文以
地基承载力和岩土压力、边坡稳定共同组成了岩土力学的三个经典课题,岩体地基承载力的传统分析方法多采用线性的摩尔—库伦破坏准则,而事实上,地基岩体是由岩块和结构面组成的有
近年来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已成为最受关注的耐久性问题之一,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其服役的地下岩土环境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多变性的特点,与大气环境下的工业和民用建筑相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高层建筑的数量与高度不断增加,然而建筑高度的增加没有带来关于高层建筑风致振动舒适度评价标准的进步,在舒适度验算上缺乏贴近实际结
地震是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具有极强的破坏性与随机性,严重影响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地震的频发使得建筑物发生大量的破坏,因而造成了大范围的人
历史统计资料表明,地震发生后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内会相继发生不同强度等级的余震。关于主震后结构的反应和易损性分析国内外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实际上,主震发生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