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风通窍汤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wfzhou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以鼻塞、流鼻涕、鼻痒、打喷嚏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发病时间分为常年性和季节性。由世界卫生组织合作编写的“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RIA)"指出:变应性鼻炎的全球平均发病率为10%-25%:有抽样调查显示我国西部部分地区AR的发病率高达34.31%。随着社会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环境污染的加剧,AR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AR发病率高,常反复发作,所以其防治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关注。变应性鼻炎属于中医学“鼻鼽”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内因多为由脏腑功能失调,外因多为气候变化、感受风寒,异气之邪侵袭鼻窍而致。脏腑功能失调以肺脾肾之虚损为主,其病主要在肺,但与脾、肾有密切的关系。病机为肺气虚弱感受风寒、肺脾气虚水湿泛鼻、肾气亏虚肺失温煦或肺经伏热上犯鼻窍。治疗主要以补益肺脾、疏风解表、温肾散寒为主,兼以清热宣肺通窍。王今觉教授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变应性鼻炎的基本病机是肺卫气虚,外邪入侵,邪伏血分。治疗上以益气入血驱风为主,自拟经验方驱风通窍汤为基本方进行加味,治疗AR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课题综述了近十年变应性鼻炎的中医、西医研究进展,并探讨了驱风通窍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目的:观察驱风通窍汤治疗肺卫气虚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科学评价。方法: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69例A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给予驱风通窍汤,每日1剂,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每次10mg,每日1次,疗程均为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的变化及停药后半年复发率。结果:(1)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54.3%、20.6%)、总有效率(分别为94.3%、8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4周后,两组各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均降低(P<0.01),对主要症状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对体征改善程度二者相当(P>0.05)(3)治疗4周后,治疗组各次要症状积分降低(P<0.01),对照组各次要症状积分无明显变化(P>0.05)(4)停药半年后随访,治疗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24.2%、6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驱风通窍汤能明显改善肺卫气虚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临床疗效确切。
其他文献
三伏贴是一种中医传统的治未病疗法,近年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传统三伏贴的中医理论源流深远,三伏贴敷具有严格的时间操作要求和运用范围。现代研究对传统三伏贴敷的理论和机理
在“十二五”胜利收官、“十三五”开局之际,我们召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为满足掺伪识别要求,采用固相萃取分离富集食用油中大豆苷元,优化液相色谱质谱条件,建立食用油中大豆苷元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对大豆苷元检测的线性方程为y=8
<正> 硫酸胍乙啶(Guanethidini Sulfas)系一新交感神经阻滞剂,能选择性地阻断交感神经末梢,但不影响副交感神经,因此具有与植物神经节阻断剂相似的降压作用,而无由于副交感神
口语教学是现在新课程体系下初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对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策略的阐述,着重强调了从"听"的水平、口语训练的手段、口语测试等几方面入手,来提高学生的
探讨亚麻籽提取物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小鼠的保护作用。采用小鼠颈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的方法建立衰老模型;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亚麻籽提取物高(600 mg/kg)、中(300 m
随着教育部开展”双一流”大学建设和省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潮的掀起,各高校相互追赶压力前所未有,高校教师普遍感觉到工作压力大,高校普遍采用量化绩效考核激励教师。青年教
随着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农村人身保险市场发展的拓荒阶段基本结束,依靠粗放的经营手段进行农村人身保险市场开发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围绕我国农村
苏轼作为中国“文人书画”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复杂的哲学思想,特立独行的艺术道路,使得苏轼成为后人研究的热点。历来对苏轼书法进行研究的人数不胜数,本文在前
湖南江永县社下村的花山庙,又称姑婆庙,是解放前“女书”活动的中心地区之一,里面供奉着坐化成仙的谭氏姐妹二人,当地人也称其为姑婆女神。过去每逢庙会,周围县乡的妇女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