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通道中有效滑移表面的构建及其对流动换热的影响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ochow_d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能源危机的逐渐凸显,能源利用效率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工程应用中,流体流动过程中克服流动阻力需消耗大量的能源;因此流动减阻是有效减少流体输送过程中能耗的有效方法之一。近年来有效滑移减阻引起众多研究学者的关注,研究有效滑移表面的减阻机理,探索更简单有效的有效滑移表面结构,对于能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工程应用价值。受“有效滑移表面”思想的启发,本文构建了两种可产生有效滑移效应的物理模型:即在底面设置微型矩形凹槽的矩形通道和底面设置微型三角形凹槽的矩形通道,并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对两种物理模型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两种有效滑移表面对矩形通道中流体流动、流动结构、温度分布及传热性能的影响探究了微型凹槽流动减阻和强化换热的机理。同时还分析了两种微型凹槽对通道流场的影响范围,通过对比不同雷诺数下的综合热性能系数,初步探索了雷诺数对微型凹槽减阻和强化传热特性的影响机理。首先,本文对所采用数值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数值模拟结果与文献中实验数据、直接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呈现出良好的一致性,证明了本文采用数值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充分发展湍流中,流体在所构建两种矩形槽道底面上都产生了有效滑移。同时在两种微型凹槽内都存在着低速旋转的展向涡,且其主循环区涵盖了两种微型凹槽中的大部分上方区域;而展向涡结构起到了虚拟界面作用。当槽道中的流体流经凹槽时,流体不会穿透涡结构,而是在其上方掠过,流体很少进入凹槽内,而凹槽内部的流体也深陷其中无法流出。因此,流体流经微型凹槽时,与之直接接触的是凹槽内旋转的展向涡,而非具有无滑移边界条件的壁面,产生了有效速度滑移效果,由此降低了流体流动时所受到剪切应力。研究还发现:凹槽内展向涡的旋转方向与其上部槽道中流体的运动方向一致。展向涡所起的作用类似于滚动轴承,相当于对其上方流过的流体施加一个向前的附加推动力,推动流体向前运动,达到减阻效果。此外,模拟结果表明:微型三角形凹槽产生的有效滑移长度大于微型矩形凹槽产生的有效滑移长度,因此微型三角形凹槽产生的减阻效果更好。此外,研究还表明:槽道底部的传热性能与对应位置的展向涡强度密切相关。微型凹槽的前缘和后缘位置处的展向涡强度略有增加,这意味着流体混合增强,传热性能也相应得到相应提高。而两种微型凹槽产生的有效速度滑移效果分别会对其上游和下游的作用范围产生影响。在影响范围内,流体摩擦阻力显著降低,传热性能得到改善。无论是强化传热还是流动减阻,微型三角形凹槽所起的作用均优于微型矩形凹槽。研究表明:随雷诺数的增加,两种槽道中的热性能系数都有缓慢减小,由此说明雷诺数的增大会抑制微型凹槽的作用。
其他文献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保障。由于化石能源逐渐稀缺以及它对环境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可再生能源的地位日益凸显,而这其中就有地热能的一席之地。地热能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愈加广泛,这与其不断革新的开采与利用技术息息相关。仅就我国来看,目前我国逐渐将地热能的发展方向聚焦于研发干式、闭式的中深层地热能提取技术,以求能够在“取热不取水”的前提下,实现地热能利用程度的最大化,而闭式同轴套管地热单井技术就是一种选择。本文
学位
随着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开发低能耗、低排放的新型汽车成为当今汽车工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混合动力汽车(HEV,hybrid electric vehicle)作为从传统燃油车向纯电动汽车过渡的重要桥梁,对于应对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具有重要意义。而余热回收技术可以将发动机的排气废热转化为可用的机械能和电能,使整车的系统效率和节能潜力进一步提升。因此,将高效的余热回收系统(WHRS,waste he
学位
对工业炉窑系统的能源与环境效益分析评价是开展炉窑系统节能环保工作、发展炉窑系统节能环保技术的基础,也是判断针对炉窑系统提出的新技术、新工艺的优劣性、适用性的依据。针对炉窑系统的能源与环境效益问题,建立了包含热流、(火用)流分析的炉窑系统通用热力模型,结合各炉窑自身特点分别建立了CO2循环回收石灰窑系统、矿热熔炼-均混预热电石炉系统和轧钢加热炉系统这三种炉窑系统的具体热力模型;根据炉窑系统的排放特性
学位
近壁区湍流拟序结构展现了湍流流动的有序性,因而为控制湍流、提高流动效率、强化传热提供了可能。高效的湍流流动可以减少流动阻力,增强换热,从而节约资源,对生产生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矩形通道底面沿展向方向,按指定间距设置了几种不同的阵列式微尺度矩形凹坑,凹坑深度与边界层尺度相当。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对布置微尺度阵列凹坑矩形通道内的流动及传热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涉及的雷诺数范围内,不同微矩形凹
学位
采样参数统一规范是保证表面测量和表征准确的必要条件。本文在国家自然基金的资助下,系统地研究了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随机表面3D测量中采样参数优化、粗糙度预测、牙科调磨参数优化等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Johnson转换、自相关函数等理论模拟生成了具有给定偏斜度、峰度、自相关长度的3D随机粗糙表面。并采用该方法模拟得到了两种金刚砂磨具表面,分析比较了金刚砂磨具表面形貌
学位
柴油机因具有热效率高、输出功率大、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船舶、发电、核电等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及学术界均对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以及环保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柴油机精密化、复杂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同时,柴油机工作时,部分零部件长期处于高温高压以及强烈振动激励的恶劣环境下,极易发生故障造成停机等后果,将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危及生命的安全问题。因此,开展柴油机故障
学位
传统区域供热系统能源浪费严重,结合负荷模型和仿真模型,可以实现按需供热。本文针对某一建筑面积为232161 m~2的高校综合建筑群,分析2016-2019年的总能耗情况,能源浪费严重,需要对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本文采用LSTM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数据滚动输入网络输入层,训练阶段采用2021.01.01-2021.01.03的历史数据,输入层为5个变量:室外温度、室内温度、供水温度、回水流量、实际热负
学位
汽油机作为乘用车主要动力源,在城市中运行常处于部分负荷工况,此时其燃油经济性较低,所以对汽油机部分负荷工况燃油经济性进行针对性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提出涡流-滚流复合进气(以下简称涡-滚流)协同稀释燃烧的技术路线,用于提高汽油机部分负荷工况的燃油经济性,并深入探讨了涡-滚流流场稳定性较高的机理。基于多循环大涡模拟,研究了涡-滚流、纯滚流在发动机缸内和火花塞周围的流场、混合气分布状态的循环变
学位
随着人类科技探索在太空、水下等未知环境中的不断深入,诸如太空碎片等非合作目标的捕获和清除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对于非合作目标捕获机构的研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针对动态非合作目标所需大容差、快速响应、约束力强的要求,借鉴了海葵、捕蝇草等生物捕食结构的运动特性,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刚度异性原理的多触须式非合作目标捕获器,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对不同形状、不同动能及不同入射角度的动态目标的捕获。首
学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是一种理想的氢能源转换装置,它具有效率高、能量密度高、环保等一系列优点。燃料电池工作时,反应气体进入燃料电池膜电极(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MEA)中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并且生成液态水从电池中排出。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氢离子首先透过质子交换膜,在催化剂层(cata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