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仅用占世界耕地面积7%的土地,成功地润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我国人民已经从“缺吃少穿”的年代转变成“精挑细选”的年代。但是,近些年来,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却不断发生。“苏丹红”事件、“催熟剂”事件、“老酸奶”事件、“毒胶囊”事件、“大头婴儿”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等一系列食品质量丑闻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严重的“食品信任危机”。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不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也降低了社会公众对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信心预期,并不断质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能力和公信力。由于食品安全事件的明显扩散效应,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受到威胁,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下降。就当务之急看来,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法,主要还是依靠法律法规以及行政督查惩罚措施。然而本文认为从长远看来,更应该从伦理角度来遏制这种不良行为的产生。运用“铁腕”手段扼制住食品安全问题的蔓延,进一步加强和明确市场的监管制度和问责制度当然十分重要,同时我们依然需要将经济伦理的思想约束、行为规范和企业经营中相关的政策法规的执行结合起来。因此,加强食品企业伦理教育,提高其高层决策系统和基础生产人员系统的道德标准,将外部监督惩罚与内化自觉自律结合起来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必经之路。本文正是基于这个考虑的初步研究。本文除绪论外,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关于企业伦理教育的理论分析和教育实践介绍。在这部分里,文章分析了企业伦理、企业伦理教育的基本概念,介绍了国内外企业伦理教育的基本情况。本部分为后文的展开奠定了宏观的研究基础。第二部分是对当前国内食品企业伦理状况的客观介绍。本部分在简要介绍国内食品企业食品安全现状的基础上,对当前国内食品企业伦理状况作了分析,重点分析了当前国内食品企业伦理教育缺失的现象与原因构成,进一步论证了增强国内食品企业伦理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第三部分是加强国内食品企业伦理教育的对策建议。本部分在明确了食品企业伦理教育的目的、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搞好高校食品专业伦理教育”、“抓好食品企业自身伦理教育”、“作好政府部门对食品企业伦理教育的推动和监督”的“学校、企业、政府三结合”的食品企业伦理教育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