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微电极阵列的研究及其应用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MEMS技术飞速发展,集成机械、电子、光学和生物功能的三维微器件或微结构越来越得到众多研究者的重视。本文针对三维微电极阵列和聚合物基底的特点,将其应用到集成电路测试用MEMS探卡和生物刺激微电极的研究中:MEMS探卡可以有效地突破传统针卡在配针方向、配针密度、配针精度等方面的限制,有效提高测试可靠性,提升测试整体的效率,降低测试成本,成为探卡的发展趋势。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基于PDMS弹性基底的MEMS探卡结构及其制作工艺,来减少工艺步骤和制作成本,使探卡获得高密度和理想的力学、电学性能,更加具有应用可行性。视网膜假体的研究主要关注于色素上皮片层移植,替代光感受器,输入电刺激信号。而直接对视神经或神经纤维的刺激,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患者的部分视觉。这种神经刺激的方式要求电极高度需要超过50μm以上,能够进入神经纤维层。因此本文还设计了一种基于聚酰亚胺柔性衬底的三维微电极阵列结构,其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安全性高,适用于视神经刺激。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设计了以聚合物PDMS材料为基底,聚酰亚胺为中间层,Cu电极柱为探针的弹性基底MEMS探卡结构。采用COMSOL软件对设计结构进行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得出探针位移随PDMS层和聚酰亚胺层厚度的变化规律,为弹性基底制备提供理论基础。成功运用MEMS微机械加工技术制备出PDMS-PI弹性基底探卡,探针直径25μm,高度65μm。采用Nano Indenter XP纳米压痕仪对弹性基底和探针结构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当PDMS层厚度为180μm、聚酰亚胺层厚度为50μm时,探针的弹性系数为583 Nm-1;采用直流探针和Agilent E4991A阻抗分析仪对制备后的探卡结构进行了电学性能测试,从探针尖端到外围引线末端的直流接触电阻为0.4 ?,在1-250 MHz测试频率内,探针间特征阻抗大于5 k?,满足探卡性能要求。对于生物刺激微电极阵列,分别探索SU-8工艺路线和正胶AZ50XL厚胶工艺路线,并最终采用正胶工艺制备得生物电极,电极高度达到80μm,能够进入视神经纤维层,并在生理盐水中使用三电极法对其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在频率为103~104 Hz时,阻抗大小约为1.5~0.3 k?,相位延迟约为-63°~-65°。
其他文献
功率集成电路(Power IC)可分为高压集成电路(HVIC)和智能功率集成电路(Smart IC)两大分支,这是微电子技术和功率电子技术结合的产物。将高压器件和低压器件集成在同一芯片上的高压集成电路的出现,使功率电路得以简化,在价格、体积、重量等方面都大大减小。高压单片集成方案的应用非常广泛,在电信、显示驱动、遥控、以及汽车电子等各个领域均得到应用。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一些发达国家对节能的要求也
有效的应急管理能够控制危化品企业事故发展,保障职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结合事故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反应和应急恢复等工作,按照日常、应急准备、应急恢复等环节建立了三级
石英陀螺作为微机械惯性传感器的一种,具有可靠性高,寿命长,尺寸小,能在恶劣条件下工作的优点,在军事和民用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外已有多类石英陀螺的产品问世,而我国尚
学位
半模基片集成波导(Half-Mode 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简称HMSIW)是种在基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简称SIW)基础上提出的波导结构。与基片集成波导
铁电材料因为具有许多优良性质(如铁电性和压电性),近年来被用于制作射频器件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器件的尺寸下降到纳米级,在这个尺寸范围内忽略铁电材料的尺寸效应是不能接受的。铁电材料的尺寸效应与电极和铁电材料间的界面层有很紧密的联系。而界面层对铁电材料的可靠性(保持性能、印记和疲劳)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研究铁电材料的界面效应与尺寸效应对提高基于铁电薄膜材料的器件的性能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首
随着政府推进信息化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信息化系统应用于各个与供水部门相关的单位,传统抄表数据实时性差、准确率低的缺点显得越来越突出,这种传统的抄表模式已经成为用
森林土壤呼吸是陆地土壤呼吸的重要组分及全球碳循环的重要流通途径之一,但是人工林经营下的土壤呼吸响应研究目前仍较薄弱。本研究位于山西太岳山灵空山自然保护区,应用LI-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