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比较研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脑梗塞与T2DM非脑梗塞患者的一般资料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T2DM合并脑梗塞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一些相关因素的关系,分析不同中医证型间的变化,寻找T2DM合并脑梗塞的相关危险因素,为T2DM合并脑梗塞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依据公认的诊断标准,制定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共130例,其中T2DM合并脑梗塞组84例与T2DM非脑梗塞组46例,采取病例对照研究,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史等因素进行对比分析。T2DM合并脑梗塞组住院患者84例,分为痰浊阻络、风火上扰、气虚血瘀、阴虚风动四型,检查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颈部血管彩超。结果应用SPSSl7.O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两组病人在男女性别构成比、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吸烟及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病史比例方面进行比较,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O.05)。但T2DM合并脑梗塞组在男性病人所占比例、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吸烟者所占比例及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病史的比例均高于T2DM非脑梗塞组。2.T2DM合并脑梗塞中医证型以气虚血瘀型最多,所占比例为31%,其次为痰浊阻络型(27.4%),阴虚风动(21.4%),风火上扰型(20.2%)。3.各中医证型一般情况比较,痰浊阻络型体重指数(BMI)最高,与其它3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型在病程、FPG、HbAlc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4.各中医证型血脂比较,痰浊阻络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最高,且与其它三型相比有显著差异(P<O.01),余3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型高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各中医证型血液流变学比较,痰浊阻络型全血粘度高切、低切及血浆粘度均高于另外3型,且其全血粘度(高切)及血浆粘度与其他3型比较有显著差异(P<O.01);气虚血瘀型全血粘度(高切)及血浆粘度与余下两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型全血粘度低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血瘀型的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显著高于其它3型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各证型组颈部血管彩超比较,在内膜一中层厚度(IMT)和斑块检出率上表现为痰浊阻络>气虚血瘀>阴虚风动>风火上扰,痰浊阻络型与余3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T2DM合并脑梗塞中医证型以痰浊阻络型和气虚血瘀型为主。同时,发现辨证为痰浊阻络型的患者与其体重指数、血脂水平、全血粘度(高切)、血浆粘度及内膜一中层厚度(IMT)和斑块检出率密切相关;辨证为气虚血瘀型的患者与其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水平、全血粘度(高切)及血浆粘度密切相关。各证型间一些指标的差异可以为中医证候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室诊断参考依据,也为我们从痰、瘀方向论治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提供了一定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