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适应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近年来积极地更新和颁布了一系列与城市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尤其是陆续修订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城乡规划法》,不仅强调了社会经济发展中城市规划的重要地位,而且对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的相关工作提出更高的挑战。在规划体系中,以往不太被重视的城市规划实施评估被重点提出,尤其是明确地将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法定性内容写进了法律法规中,城市规划的实施评估工作被重视起来。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明确了新的工作程序和思路,将规划评估纳入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程序中。《城乡规划法》中严格阐述并明确了城市总体规划的修改程序,并将城市总体规划评估工作作为规划动态实施机制的重要环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中第十二条明确了城市总体规划评估报告的内容:“城市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是否与规划一致;……”。城市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是否与规划一致作为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首要内容,可以看出空间发展评估在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中的重要地位。
本文通过研究城市形态学在城市规划实施评估中的应用构建城市空间发展与规划目标一致性评估方法内容和体系。通过采用定量定性分析方法,判断规划期中某一阶段或某一时间节点城市空间发展是否与远期规划目标相一致,规划的空间布局与城市发展方向是否落到实处,并针对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规划调整建议和规划实施的相应对策,为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空间发展方面的评估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首先,在物质形态方面,本文借助于城市形态学、城市地理学等相关学科方法,构建城市空间发展形态评估模型,以GIS空间分析为手段,定量分析现状年、评估年和规划年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在此基础上判断评估年实施情况与规划目标是否符合。从城市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两方面考虑,本文采用城市空间重心法来分析城市空间重心移动轨迹,判断评估年空间重心移动趋势是否与规划空间重心移动趋势相符;采用标准离差椭圆法分析城市空间分布方向及离散趋势,判断评估年城市空间离散趋势与规划是否相符;采用圈层分析法分析功能用地的空间分异,判断评估年各类用地的内部空间形态发展趋势与规划是否相符;采用等扇分析法分析城市空间扩展各个方向上的扩展强度和扩展速度,判断评估年城市空间各个方向上的扩展趋势与规划是否相符。然后根据各评估方法的分析结果提出一致性判断模型,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综合评价模型对各项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城市空间发展形态评估的总得分。
其次,从低碳绩效的价值观角度来分析,土地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就要追求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环境绩效的最佳结构,以使土地综合绩效最大化。本文通过经济绩效、社会绩效、环境绩效三方面构建城市空间发展绩效评估模型,分别采用地均GDP、平均出行距离、人均绿地面积作为评估指标。分析现状年、评估年、规划年的地均GDP的高低来判断评估年的经济绩效高低,以及增长趋势是否符合规划目标;平均出行距离则用来分析现状年、评估年、规划年的公共服务设施、工作地点、游憩场所的平均出行距离的变化,由平均出行距离的长短来判断评估年和规划年的城市空间增长模式是否低碳合理,以此来反映社会绩效性的高低;分析环境绩效性高低的最直观的指标为人均绿地面积的高低,通过分析现状年、评估年、规划年的人均绿地面积增长变化趋势,分析评估年的环境绩效高低,以及变化趋势与规划是否相符。通过构建一致性判断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对结果进行判定。
最后,将空间发展形态评估和空间发展绩效评估结果进行整合,提出城市空间发展形态与绩效评估模型,然后产生四类不同的评估结果,针对这四类评估结果提出四类规划修编和实施建议。
本文以胶南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为例,将构建的城市空间发展评估体系和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讨胶南市城市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规划实施效果,并针对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规划修编和实施建议。
通过对城市空间发展与规划目标一致性评估理论内容梳理和评估体系构建,弥补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发展方面的评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不足,为今后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和规划修编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参考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