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性斜视的临床与CT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kare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CT扫描技术,从新的角度分析高度近视性内下斜视患者眼直肌的最大横截面积、位移、形态以及外直肌与眼轴长度之间的关系,以对高度近视性斜视有更进一步了解,并对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影像学支持。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山西省眼科医院行眼眶CT检查(机型: NeuViz Dual)并住院手术治疗的高度近视性患者7例(12只眼)作为实验组,8例(16只眼)正常眼眶作对照组。A超测量眼轴长度。冠状位CT图像选视神经与眼球连接处层面,建立以眼眶中心为原点的坐标系,测量各直肌切面中心和坐标原点连线与相邻坐标轴的夹角(以下简称夹角);另外选视神经与眼球连接层面后6-8mm测量各直肌最大横截面积及其长径与宽径,并计算长径与宽径的比值(RLW)。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实验组眼轴长度明显增长;两组四条直肌切面中心的夹角t检验:外直肌(P<0.05)、上直肌(P<0.05),下直肌(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内直肌(P=0.775>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实验组的外直肌、上直肌及下直肌产生移位,内直肌无明显移位;两组四条直肌最大横截面积t检验,P值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即两组所有直肌最大横截面积无明显差别;两组各直肌RLW的t检验,内直肌(P=0.03)外直肌(P<0.05),上直肌(P=0.02),下直肌(P=0.02), P值均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实验组直肌的形态发生了改变;外直肌RLW与眼轴的长度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1.高度近视性斜视组眼轴长度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增长,眼轴过度增长,眼球重量增加形成重眼现象,可能是高度近视眼发生内下斜视的主要原因;2.高度近视性斜视组的眼直肌中,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的位置较正常组有明显移位,外直肌移位最明显,内直肌无移位;四条眼直肌的形态均发生了明显改变,也以外直肌改变最明显。眼直肌的改变是由于重眼现象及斜视所导致;眼直肌尤其是外直肌的移位及变形可能是高度近视性内下斜视发生眼球运动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3.本研究高度近视性内下斜视组眼轴长度和外直肌移位的角度、外直肌的长径与宽径比值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再是单纯的直线正相关的关系。4.眼轴明显增长、眼直肌移位、变形、眼球向内下方斜视是高度近视性斜视在CT影像上的特征性表现,根据此征象可提出本病的诊断。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弥散峰度成像(DKI)技术,比较不同年龄段认知功能正常的ApoEε4基因携带者和非携带者脑微观结构的差异,探讨年龄相关性ApoEε4基因携带者脑微观结构和功能的演变规律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他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时,经常使用中国、外国的名言名句来表达思想、塑定理念、深化主题,而他在此过程中也展现出独特的风格。了解习近平总
随着绿色船舶概念的提出以及长江航道愈加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研究推广江海直达船型,鼓励发展节能环保船舶已成为船舶行业发展的战略性目标。而伴随着船舶及其动力设备的日益
《白鹿洞书院揭示》不仅仅是一个书院的一般教约,重要的是,它因集中反映了制者朱嘉的教育目的和人才思想,而成为后世书院学规之榜样。
农村中小企业对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农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等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当前由于农村中小企业在发展进程中遇见了一些问题,阻碍他们持续快速
目的分析云南省农村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知晓、治疗、控制及自我管理行为现状。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1—7月抽取云南省2 013名≥60岁的农村居民进行问卷
符合方法建立在4πβ计数法和β-γ符合法的基础上,是由P.J.Campion等人于五、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绝对测量方法。这种方法最初主要用于测量如60Co等简单β-γ衰变核素的
目的①探讨急性胰腺炎(AP)腹膜后间隙(RPS)的CT炎性浸润程度与临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及AP累及胸腔的临床意义;②AP行增强CT检查发现胰腺坏死最大范围的时间。方法应用CT严重
<正>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上,以前很多人不看好锂空气电池。锂空气电池有很高的能量密度,理论能量密度为5.2kWh/kg,但以前只能作为一次性电池使用。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
当前世界能源消耗仍然以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为主,其燃烧后产生大量CO_2形成温室效应,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如何有效降低温室气体CO_2的含量并进一步加以利用,已经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太阳能资源丰富,清洁无污染,是一种可持续能源,利用太阳能的光催化技术被认为是环境友好的技术,可以将CO_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燃料来实现CO_2资源化循环利用。CO_2高效光催化资源化利用的核心在于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