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填料对罗布麻再造烟叶纸基理化与热解性能的影响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kaigu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造纸法再造烟叶在生产中通常要添加填料,进而提高基片的物理性能,更重要的是通过提高透气度、改善燃烧效果,达到舒适的抽吸口感和降焦减害的目的。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普遍存在填料流失严重,污染白水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满足烟草行业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借鉴造纸填料改性的某些方法,来实现其在再造烟叶中的应用。本文考察了不同类型的三种填料(轻质碳酸钙、硅藻土、滑石粉)在罗布麻再造烟叶纸基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利用阳离子化壳聚糖(CCS)和羧甲基纤维素(CMC)对轻质碳酸钙(PCC)填料进行改性,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改性工艺,然后研究改性PCC对基片理化性能和热解性能的影响。探讨改性填料是如何改善烟草薄片的品质,为改性填料在再造烟叶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填料的加入改善了基片的填料留着率、渗透性能,并且松厚度、透气性、灰分等物理指标也逐渐提升,但强度指标却下降。还改善了基片的燃烧性能,使得烟气中CO、总粒相物和焦油释放量减少。对比分析可知,PCC是最理想的填料且最佳用量为20%。采用响应面优化实验得到改性PCC的最佳制备工艺:即CMC/CCS比例2.9,搅拌速度540r/min,搅拌时间15.5min。改性后PCC颗粒粒径变大,分布集中,均匀性得到改善,聚电解质复合物很好地沉积在PCC表面。与未改性相比,改性PCC表现出良好的留着性能,减弱了薄片强度性能下降的趋势。在加填量为20%时,阴燃速率提高了0.12mm/s,烟气中有害成分的释放量也减少。热重分析可知,三个纸基样品的热解趋势是一致的,主要有三个阶段,其中200℃-500℃质量损失约50%,一些主要成分在这一阶段发生热裂解。微观结构疏松多孔,透气度大的3号纸基,具有较高的热分解温度和较低的热失重速率。热裂解分析表明,低温下,三个纸基的热解产物种类比较单一,以酯类、醛类为主。450℃是强裂解温度,裂解产物比较复杂,750℃时利于芳香族化合物的产生。两个加填纸基的裂解产物比较类似,填料的加入催化了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分解,使得大部分成分能够在400-500℃左右基本裂解完全,使酮类、酚类、醛类等对吸味有贡献的化合物释放量增多,对一些苯系物等有毒物质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领域的科技创新取得了空前的成果,大量专利文献也随着这些新技术产生和积累,专利文本的挖掘工作逐渐成为对技术发展的决策制定举足轻重的必要工作。随
各类生物水解酶对于医疗诊断、药物研究、工业生产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应用前景。通过对这类水解酶的活性及其抑制剂进行分析检测,可得到相关的生物信息,使其在各个领域能
以石油为主的化石资源正在迅速被消耗,随之产生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开发新的可持续的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质资
本文基于苍南沿浦湾秋茄林种植前2014年10月(秋季)、2015年3月(春季)与秋茄林种植后2016年10月(秋季)、2016年12月(冬季)、2017年3月(春季)和2017年6月(夏季)的潮间带大型底
选择性氧化醇生成的醛类和酮类广泛的应用于染料、香精及农药化工产品制备中。传统的制备方法对环境污染严重,产率低能耗高。本文以苯甲醛的制备为实例,利用钯纳米粒子对醇类
近年来,自动驾驶成为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科技公司、整车厂和科研院校都在大力研究和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并取得一定成果,但目前在研发过程中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其中自动驾驶换道问题是最难解决问题之一。本文针对自动驾驶换道中出现的比较基础和关键的自动驾驶换道决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基于决策树的自动驾驶换道决策模型。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获取车辆换道的数据。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问卷等方式,确定影响
木薯是世界近8亿人口的主粮和重要的工业原料。朱砂叶螨是木薯四大有害生物之一,药剂防治很难。培育与利用抗虫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简便的害虫防治途径,单宁酸是公认的具有
探究γ辐射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对于核设施状态检测以及降低操作人员遭受不必要的照射可能性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模拟计算或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均为少量、离散且不规则分布的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国家加大对道路桥梁的建设,修建跨河桥梁目前是人类克服水体阻隔解决陆路交通跨河连接问题、扩大社会活动范围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跨河桥梁的修建为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河道上修建大桥后,桥墩不同特性上压缩了河道的行洪断面,水流的方向因此改变,桥墩之间的单宽流量相对增加,造成桥墩附近河床局部冲刷、水位雍高、流速分布不均匀化等问题,使桥墩附近和河道内的水流流态、河床演变
目的:水稻是甲基汞超富集植物,摄食稻米已成为汞矿区人群甲基汞暴露的主要途径,造成了潜在的居民甲基汞健康暴露风险。探寻水稻吸收转运甲基汞及其抗性机理,可为调控水稻吸收甲基汞进而有效控制水稻甲基汞污染,降低居民食用稻米导致的甲基汞暴露风险提供基础理论指导。本研究对水稻进行甲基汞胁迫试验,分析水稻组织中甲基汞分布特征和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并对其根尖进行i TRAQ蛋白组学和miRNA高通量测序,筛选甲基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