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杏叶中的黄酮苷和萜内酯对心血管病有独特的疗效。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银杏植物的大面积种植,其果实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我国农村废弃的银杏外种皮近4万吨、废弃的白果将近0.5万吨,并造成污染。本文从银杏外种皮和白果资源综合利用出发,对其生物活性物质和可利用资源进行了化学全分析以及一系列基础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其成果包括:(1)从营养成分、药用成分、毒性成分三个方面对白果、银杏外种皮活性成分进行了含量分析。其中营养成分含量:游离氨基酸(白果1.80%;外种皮0.79%)、水溶性蛋白质(白果1.52%;外种皮1.20%)、粗脂肪(白果4.80%;外种皮15.97%)、多糖(白果2.80%;外种皮3.16%)、淀粉(白果68.09%;外种皮14.09%)、微量元素(白果0.84%;外种皮0.44%);药用成分含量:黄酮苷(白果0.17 mg/g;外种皮0.67 mg/g)、萜内酯(白果0.07 mg/g;外种皮0.19 mg/g)、双黄酮(白果0.01 mg/g;外种皮2.31 mg/g);毒性成分含量:氰苷(白果0.21μg/g;外种皮0.33μg/g)、银杏酸(白果0.54 mg/g;外种皮71.80mg/g)、4’-O-甲基吡哆醇MPN(白果60.38μg/g;外种皮低于检出限4.95μg/g)。(2)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动态激光光散射(DLS)、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研究了白果和银杏外种皮中多糖分子量分布及其分子形态,以及单糖组成、含量。结果表明,白果多糖重均分子量M_w为1.416×10~6,多分散系数为5.60,流体力学半径为13.93 nm,水解后单糖组成及摩尔比为果糖:葡萄糖=1:23.82,基于单糖组成对苯酚-硫酸法进行改良,测得多糖含量为2.81%;外种皮多糖重均分子量M_w为9.154×10~5,多分散系数为7.28,流体力学半径为14.95 nm,水解后含7种单糖,摩尔比为鼠李糖:木糖:阿拉伯糖:果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1.99:1.86:19.98:1:2.19:2.57:2.22,改良后苯酚-硫酸法测多糖含量为3.55%。(3)优化了HPLC检测毒性物质MPN的色谱条件,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方法、温度、时间对白果中银杏酸、MPN及氰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热处理效果最好,此时氰苷含量低于检出限,银杏酸、MPN含量分别降为0.05 mg/g、7.05μg/g。最优热处理条件为100℃下加热15 min,此时银杏酸含量降为0.17mg/g,MPN含量达到最低13.17μg/g,MPN的降解率达7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