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教育的困境及出路研究——以河北省沽源县为个案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cem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中小学布局的调整是为了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师资配置,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然而这种调整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如果盲目追求速度,而使一部分农村困难家庭的孩子上不起学或者无学可上,这就违背了《义务教育法》的要求,也违背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初衷。因此,在布局调整过程中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使其均衡发展,而不是消弱农村基础教育。  笔者所调研的沽源县存在着中小学布局调整盲目追求速度,过度重视规模效应的现象,在教育投资中向本身教育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的县城学校严重倾斜,导致县城重点校迅速膨胀,而农村学校日益衰退,难以生存。这对农村地区学生、家长、农村地区的发展及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都带来不良影响,辍学率反弹,因学致贫、因学返贫现象频现,城乡学校两极分化严重。根据该县地广人稀和经济基础薄弱的实际,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转变教育理念,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第二,完善教育的投入体制和机制建设;第三,提高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质量和管理水平;第四,根据村民意愿保留一些农村小学,使之多功能化;第五,抑制择校热现象。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浪潮、市场经济和社会网络化三股趋势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处在文化前沿和新思潮最早接受者的大学生带来了更加深刻的冲击。在这些冲击的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演进,以企业合并为代表的经营者集中愈演愈烈,也成为反垄断法主要规制对象。企业合并一方面带来效率的改进,另一方面会导致竞争者数量的减少,加强优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是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具体实际的理论精髓,是党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以及各项方针政策的前提和基础。“统一战线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次修正,明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写入《宪法》,其明确了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最高权威。在此背景下,我军的法制化进程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随着军事活动的日益频繁,在军事装备的采购运输、军事工程建设、军事演练、庆典阅兵等具体军事活动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他人损失,军事赔偿在实践中大量存在,而我国军事赔偿的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现实要求,现行《国家赔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而师爱就是师德的核心,是教师的灵魂。班主任作为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更应满怀师爱,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作为班
期刊
日常生活从一般来说是“同个体生命的延续,即个体生存直接相关,它是旨在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的各种活动的总称。”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除有如此共性之外,还有其特殊性。青年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