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家山汉墓竹简出土以后,立刻在学界掀起了研究热潮,各种成果不断涌现。但多以法律、史学研究为主,语言视角的研究较为薄弱,语法方面的成果更少。因此本文选择《二年律令》的律文,系统梳理分析其句法特点。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张家山汉简的出土、整理情况,《二年律令》研究概况及本文的研究价值与方法。第二章动结式研究。本章考察《二年律令》中所见的全部动结式,清理了所有带补语动词“杀”、“伤”、“折”、“得”的句子。对“杀”有“死”义进行论证,探讨了“杀”的虚化过程。结合简文,运用论旨理论,讨论了关于动结式的三个重要问题。同时与《史记》动结式进行横向比较,对动结式产生时代提出己见。认为汉代动结式已经产生,但还不成熟;补语虽蕴含着结果义,仍具有动作义,还没有形成“V·C·O”结构。这个时期出现的补语多与战争、惩罚有关。第三章单句研究(一)。将动词谓语句的谓语动词分为六类进行系统考察,将所涉动词谓语句归纳为十三种句子类型逐一描写分析。分析发现:谓语动词多是单音节的;谓语部分往往结构简单,而主语部分则较复杂;简文中有比较多的程式化说法。同时对名词性谓语句、主谓谓语句、判断句作了梳理。第四章单句研究(二)。《二年律令》独特的文体特点,导致了简文中有大量受事主语句存在。句中施事不出现,隐含在句意里。谓语动词与受事主语关系紧密。句子缺少受事标记。句子中主语多表示犯罪行为或犯罪行为人,与谓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句子模式多为:主语(犯罪行为人/具体犯罪行为),谓语(处罚)。借助现代汉语话题理论、“三个平面”理论、语法化理论,分析了受事主语句的4个成因。省略句部分梳理了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省略四类。省略句具有凸显信息、体现语言的经济简洁、衔接语篇等功能,这些也正是省略被运用的主要原因。第五章复句研究。对简文中并列复句、连贯复句、假设复句和让步复句进行梳理并分类,尤其对并列复句和连贯复句着力较多。复句中关联词语使用较少,分句语义间多为意合法。简文复句还有一个引人注意的特点,对同一个事件或规定逐条逐项地规定不同的受众、规格、形制等。这与单句众多法律规定凝缩在一个句子里明显不同。或许是法律文书的特点所致,以此方式避免歧义和漏洞,使法律得以忠实顺利施行。全文采用穷尽性统计,运用数据库手段,进行梳理分类、描写分析,并试图与《睡虎地秦墓竹简》及《史记》等文献进行纵向、横向比较。同时结合现代汉语相关理论,从句法、语义、语用多个层面综合探讨《二年律令》并提出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