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指期货的法律监管体制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mf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律化、制度化是发展我国股票指数期货的必由之路,而引入法律监管,有效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才能确保股票指数期货市场合理、有序运行。本文要讨论的也正是,对于我国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要采用有效的法律监管模式和体系,才能使监管效益最大化,发挥股指期货应有的经济功能,实现投资者规避风险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有效的防范和化解金融市场的风险。  由于股指期货是我国今年来筹备推出的金融产品,对于我国的证券期货市场是一项新生事物,因此此前很长一段时间的股指期货监管的研究不能借鉴到现阶段成熟股指期货市场的先进经验,没有形成完整的监管模式理论体系。而解决我国股指期货的法律监管体系的构建,应从逻辑的角度,用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提出见解。首先分析我国期货市场的法律体系和监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的建议。然后从纵向的法律监管模式和横向的跨市场监管体系上,比较研究了世界主要的股指期货监管模式和跨市场监管体系的不同特点并总结我国应当采取的有效监管模式的理由。在分析我国期货市场的现状的同时,结合我国期货市场的现状及股指期货的推出需要,提出我国的股指期货的监管体系构架是跨市场监管下的统一监管体制,在以证监会为核心的四级监管主体。并明确了证监会、期货业协会、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和期货公司的主要监管职责。
其他文献
在商事交易现象层出不穷、信息无孔不入的现代社会里,传统精神领域的人格权已经涉足商业领域,人格因素不仅表征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固有的伦理性,而且表征了经济社会的财产利益
法学研究方法是人类进行法律认识的一种立场和途径,任何一种理论的变革就是其研究方法的变革,由于其研究进路的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认识结果。社会学法学就是把法律放在社会实际
收容教育制度的制定颁布具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它对于20世纪90年代卖淫、嫖娼现象的猖獗之势起到了严厉打击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的发展以及收容遣送、劳动教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