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言”看冯梦龙文学作品中的“雅”“俗”调适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u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特殊时代,这一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王阳明心学的兴起和市民文艺的活跃,文学价值的取向开始逐渐发生变化。新读者群的形成以及道德观念的更新,使文学界表现出了另外一种倾向而不断冲击着复古思潮,即被认为是“下里巴人”的民歌、戏曲、小说开始逐渐被欣赏,而“阳春白雪”的诗文的创作则相形见绌。明后期以后,市民阶层登上历史舞台,他们的逻辑思维与情趣充斥了文学的各个层面。哲学上以王阳明、王守仁、王艮为代表的王学左派据时代潮流与社会要求而提出的儒学世俗化,又使戏曲、小说、市井民歌等新兴文学的市俗人性深深的扎根于儒学仁义道德的推广之中。 处于这一时代潮流之下的冯梦龙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他一生在仕途上驻足不前,潜心于民歌、小说、戏曲、笑话、经书等通俗文化的编辑与创作,泼墨成文终生不辍,复杂的作品与其所呈现出的复杂思想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封建文人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特有的摇摆性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即是对“俗”之放纵与“雅”之收束。虽多染指于通俗文学,但冯梦龙与生俱来的社会责任感并未消解,其悲天悯人的政治道德责任感使其在提笔临文时不忘打磨意境,建构与拟想一个“大同”社会,以普渡被浇薄世风所麻痹的芸芸众生。 本文第一章主要从冯梦龙所处的哲学环境和文学环境两种时代氛围出发,考察冯梦龙一生笔耕不辍的思想动力所在。从其所接受的哲学思想影响看,主要是对王阳明、李贽及汤显祖思想的承袭,进而形成独立的“情教”思想,渗透在文学创作中“雅”味十足;同时晚明时期文学已逐步走出沉寂枯滞的局面,随着市民势力不断增长,适应市民文化娱乐需要的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逐渐走入昌盛。冯梦龙此时已摆脱了创作俗文学的心理负担,开始心安理得的用俗文学作为炫耀自我才学的资本与谋生的手段,力图融“大俗”与“大雅”于一身。 第二章主要写晚明时雅文学的“俗化”和俗文学的“雅化”二者的关系是这一时期作家面临的共同困惑和矛盾,冯梦龙是其中一个较有典范性的作家。通过对冯梦龙多元作品的梳理以及对其矛盾人生的体验,从而挖掘出冯梦龙一生对多种文体均有所涉猎并取得不俗成绩,他在不同时期选择了不同文体作为自己的主要文学表达手段,而隐于这种选择之后的写作目的是以“情”劝世;审美动机是“雅”“俗”的相互包融与调适。 第三章以“三言”为个案,写“三言”作为冯梦龙从“俗”随“雅”的典范之作,“雅”和“俗”二者在其中体现出了一种精致的对结,文人特有的文化底蕴使宋元话本的粗疏面貌实现了根本性的蜕变;而得当的“适俗”又使“三言”赢得了街头里耳的青睐,从而争取到了最大数量的受众群,为冯梦龙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提供了便利条件。“劝世”观的处处体现,为冯梦龙作品中“雅”和“俗”的相纠相绕提供了最有力的平衡点。
其他文献
清代作为杜诗学史上第二个研究高潮,涌现出很多比较有特色的研究成果,吴见思的《杜诗论文》就是其中之一。吴见思,清初著名的杜诗学家,其杜诗学专著《杜诗论文》、《杜诗论事
整篇论文一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以生命态度为关键词,将冯至的诗歌创作分为生命态度萌芽期、生命态度定型期和生命态度潜隐与转变期三大时期,同时结合冯至本人的经历来综合考察他在
施工测量在建筑工程中的链接和指引施工过程中扮演了基础性角色,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中无可替代,是施工工程完工验收的重要依据,所以一定要严肃对待建筑施工测量工作。
“神医”张悟本倒台了,随之而倒下的还有一个食疗神话,根据“矫枉常常过正”的事物发展原理,走下神坛的食疗立即被很多人斥为伪科学,而孕育了食疗理论的中医学也即刻遭到众多
电视购物节目有着漫长的历史和曲折的发展过程,它率先在欧美国家兴起,并在20世纪90年代以电视直销节目的形式传入中国,由于其自身的不足和外在良好环境的缺失,欺骗、坑骗消费者的
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步伐也逐渐的加快,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因此,人们对建筑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土木工程建
《中国大奖歌曲》一书是对中国文联主办的“金钟奖”(2001-2007)的获奖歌曲和中共中央宣传部主办的“五个一工程”奖(1995-2009)的获奖歌曲的选编。本文在建立语料库的基础上,通过
如何确保在建工程的防汛安全是各参建单位面对的首要任务之一,本文结合近年来某市城市生态水系建设工作实践,在阐述城市河道治理工程防汛工作特点的基础上,对编制防汛预案和建立
从凤姐,到“中国摇滚领袖”:从富豪扎堆“选妃”,到美女地铁口“脱衣”;从交友网站点击率爆棚,到各地卫视竞相炮制相亲,各路征婚“豪杰”你方唱罢我登场,艳照、毒舌、拜金、
在不同的省市,其新建商品房的面积计算规范使用情况不同。建设过程中的面积、产权登记的面积,比较常见的是采用不同的计算规范。在核算报规报建,工程施工结算等方面,采用《工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