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主旋律歌曲歌词的语言学研究——以《中国大奖歌曲》为例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z123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大奖歌曲》一书是对中国文联主办的“金钟奖”(2001-2007)的获奖歌曲和中共中央宣传部主办的“五个一工程”奖(1995-2009)的获奖歌曲的选编。本文在建立语料库的基础上,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中国大奖歌曲》一书中收录的1995-2009这十五年的获奖歌曲歌词展开系统的语言学研究。首先从宏观角度对主旋律歌曲进行分类,并对其所具有的特点进行总结,继而从微观角度分别从语音、词汇、语法、句法层面对其展开较为具体系统的语言本体研究,文章最后以主旋律歌曲歌词中出现的“祖国-母亲”隐喻为例来分析主旋律歌曲歌词中所含的“母亲”隐喻。  绪论:本文从宏观角度将主旋律歌曲歌词按照书写对象分为四类:以祖国山河及典型事物为书写对象;以国家、党为书写对象;以普通民众和英雄楷模为书写对象;以美好生活愿景为书写对象。最后,总结出主旋律歌曲歌词总体具有“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语音层面,当代主旋律歌曲歌词的主要特点表现为讲究押韵与双声叠韵词的运用。研究发现,当代主旋律歌曲歌词普遍押韵,且其用韵方面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对言前韵、坡梭韵、江阳韵的使用较多;乜斜辙、姑苏辙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有:语音表达上的区别;情感表达的需要;韵的宽窄的影响。  第二章:词汇层面,人称代词、衬词、“儿”缀词的使用都有提升亲切感、增强感染力之效,共同为打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特点服务。  第三章:语法层面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变中求新、反复强调,词类活用和重复的运用利于情感的抒发,二者共同为更好地表达主旋律主题服务。  第四章:隐喻层面研究发现,“祖国-母亲”隐喻概念已经相对固定,其中“祖国”更多地是充当国民的“母亲”。“祖国-母亲”隐喻的使用将群众与祖国的情感更为形象地抒发出来,更好地为主旋律的主题表达服务。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究歌词中的各类语言现象背后的规律。本文认为优秀的主旋律歌曲歌词要在语音、词汇、语法、隐喻等方面都有其着力点,从而更好地为表达主旋律的主题服务,满足其“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特点要求。
其他文献
为了快速准确地自动提取和识别海面舰船疑似目标,为舰船目标精检测提供可信的数据基础,采用了二值化特征进行舰船目标粗检测,并根据舰船窄而长的几何特征提出了改进算法,按照
作为小说家的张炜已为众人所熟知。如果说小说是张炜想象的世界,散文则是其思想的镜子。张炜以一种沉潜的姿态进行散文的创作,他以文字介入现实,带着鲜明的疼痛感和突围意识,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现在,项目工程建设也在不断的增加,在这些工程中,测量工作是每个工程建设中都不可少的。测量工作可以说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基甸。在现代社会中社会
学位
清代作为杜诗学史上第二个研究高潮,涌现出很多比较有特色的研究成果,吴见思的《杜诗论文》就是其中之一。吴见思,清初著名的杜诗学家,其杜诗学专著《杜诗论文》、《杜诗论事
整篇论文一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以生命态度为关键词,将冯至的诗歌创作分为生命态度萌芽期、生命态度定型期和生命态度潜隐与转变期三大时期,同时结合冯至本人的经历来综合考察他在
施工测量在建筑工程中的链接和指引施工过程中扮演了基础性角色,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中无可替代,是施工工程完工验收的重要依据,所以一定要严肃对待建筑施工测量工作。
“神医”张悟本倒台了,随之而倒下的还有一个食疗神话,根据“矫枉常常过正”的事物发展原理,走下神坛的食疗立即被很多人斥为伪科学,而孕育了食疗理论的中医学也即刻遭到众多
电视购物节目有着漫长的历史和曲折的发展过程,它率先在欧美国家兴起,并在20世纪90年代以电视直销节目的形式传入中国,由于其自身的不足和外在良好环境的缺失,欺骗、坑骗消费者的
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步伐也逐渐的加快,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因此,人们对建筑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土木工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