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从经济效益分析的角度研究了我国奶业主产区不同类型奶牛养殖户的奶牛生产效率。根据我国奶牛的规模和生产特点把我国奶牛养殖户分为散养户、规模户和奶牛养殖场。调研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奶牛养殖户采取不同的饲料、饲喂方法、饲养管理和挤奶方式,奶牛的经济效益和牛奶品质有显著差异。奶牛场采用比较优质的饲料和先进的饲养管理方法,散养户采用粗劣的饲料和传统的饲养管理方法,规模户介于二者之间;就奶牛的生产效益而言,在牛奶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牛奶场经济效益大于规模户,规模户大于散养户,单头成母牛的效益分别为散养户980.7元、规模户1367.2元和奶牛场1787.6元;但是由于散养户和规模户由于场地折旧的原因,三种类型奶牛养殖户的净利润分别为散养户944.2元、规模户1184.7元和奶牛场1342.3元;就牛奶品质而言,牛奶成分在脂肪和蛋白质方面没有大的差异,但在微生物数、体细胞数方面散养户大于规模户,规模户大于奶牛场;总体而言,奶牛场的牛奶品质优于规模户,规模户优于散养户。在以质论价的条件下,奶牛场的利润大于规模户,规模户大于散养户,分别为944.2元、规模户1734.7元和奶牛场2542.3元,分别提高0、46.4%、89.4%。经过分析发现,产奶量对散养户的影响最大,达到50.8%,规模户和奶牛场分别为40.52%和35.76%;以质论价的价格体系对散养户的效益影响不大(0%),对奶牛场和规模户的影响较大。在奶牛体况方面,奶牛场的奶牛体况优于规模户,规模户的牛奶体况优于散养户;在奶牛卫生状况和疾病方面,奶牛场的卫生状况优于规模户,规模户优于散养户,因此散养户的疾病发生率大于规模户,规模户大于奶牛场。此外,散养户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程度越来越突出。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等各方面进行考虑,限制散养户,适度发展规模牛场和股份合作制的奶牛养殖公司将是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方向。我国奶牛的发展需要有政策引导、土地、育种、生产方式、优质饲草和饲料、机械设备、兽医服务体系、牛奶的生产、贮存与加工、粪污处理与循环发展等各方面的条件,本研究归纳了影响我国奶业高效发展的因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