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文艺社与30年代文艺青年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sbz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翼文学和左联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一个极其重要的文学现象,而为数众多的大大小小的左翼刊物则成为进步文人的文学阵地。在这些左翼文学力量中,除了一些著名的左翼文学作家和左联几个主要的领导者,在人数比例上占大部分的实际上是前进的文艺青年。无论在文学创作还是在理论推广方面,文艺青年在左翼文坛里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文艺青年构成了1930年代左翼文学的主要力量。我们把叶紫和陈企霞主持的无名文艺社以及从中分离出来的“狂流文学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分析有关两个文学社团的大量史料,争取最大限度地还原该社的基本史实。在回顾考察过程中着重分析那个动荡且复杂时代背景下的左翼青年的言行思想及文学生活,主要讨论如下几个基本问题:这群无名青年的汇聚过程和身份特征、无名文艺社的组织活动状况及“无名”的文化内涵、它在左翼文学地图中的位置、还力图在“文艺大众化”和“革命文学”的语境上探讨这样一个小小社团的文学价值。叶紫和陈企霞在左翼文学里找到了共鸣,对左翼文学的兴趣和执着促使他们1932年冬成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学社——无名文艺社。文学社吸引了很多爱好文学的无名青年,这里面既有彭家煌这位“前辈”,又有日后的专业作家黑婴、吴强、刘以鬯等人,还有很多普通爱好者的短暂加入。无名文艺社的组织方式有执行委员会和全体会员大会,将近百人的会员大会足以说明当时无名文学青年的普遍热情。“无名作家”在当时的文坛是个富有争议性的现象,一群对文学有着极大热情的青年决不甘于永远做一个“无名小卒”,他们办刊,创立自己的文学阵地,积极表达自己的文学主张,就是为自己在文坛寻找立足之地,进而实现其文学愿望。虽云“无名”,实盼“有名”他们稚嫩却倔强地书写自己的文学理想,结合自己对社会底层生活的理解,在“文艺大众化”和“革命文学”的旗帜下写下了富有激情的作品。他们揭露生活中的种种不平,给予广大平民深深的同情,在女性文学和儿童文学方面也作了一定的尝试。在“革命文学”方面,他们以革命亲历者的身份既对革命进行正面描写也对革命进行深刻反思,体现了这些年轻人的思想深度。尽管文学水平有限,他们还是在自己的园地里发出了嘹亮的声音、闪现了年轻的光彩。社团作为左联的外围组织,在精神上受后者的牵引,也在文学创作上丰富了左联文学的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左联的转型和左联文学的流变。许多社员先后加入了左联,并积极参加左联的组织生活,他们参加读书会、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用优秀的创作实践得到了包括鲁迅在内的左联人士的认可。以叶紫为代表的这群无名文艺青年投身左翼文学、加入左联是他们做出的历史抉择,这抉择建立在对现实、对文坛的深沉思考的基础上。他们的作品和个人追求也是当时无数青年的代表和典范。加入到左联的阵营,他们不再是孤单阵地中的小小兵卒,这样的抉择符合历史的洪流也符合他们内心的追求,在这片新的广大天地里,他们在实现文学理想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其他文献
建立了反向器与滚珠的三维装配模型,基于Pro/E-ANSYS Workbench-LS DYNA对端塞和外插管反向器进行了动力学联合仿真,研究了反向器与滚珠发生碰撞时反向器的应力应变情况,得到
<正>根据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文献报道,进入6月,库尔勒香梨红蜘蛛开始大发生,库尔勒综合试验站兰干乡示范园的果农在该站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将一袋袋捕食螨放入香梨树上,此项技
在呼吁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大环境下,中国儿童文学近年来也迈开了“走出去”的步伐,且已有了非常成功的例子,前景一片光明。虽然如此,中国儿童文学要在世界儿童文学版图上拥
本文从会计相关性对内部报告的需求出发,首先探讨了企业内部报告的内涵,明确了企业内部报告与外部报告的关系,以及企业内部报告的主导地位。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企业内部报告与
语法教学在语言教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过语法学习,学习者可以去学会目标语言,并且能够提高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与传统的语法教学相比,很多教师对于语法教学的认识已经
在韩半岛新罗神话中,始祖赫居世与夫人阏英的诞生,是构成新罗始祖诞生的神话的重要内容。下面我们将集中笔墨,详细考察一下赫居世的夫人阏英诞生神话与中国西南白族母鸡龙神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来自各种信息源的数据也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因此,对于这些海量数据的处理便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数据所采用的处理策略是不一样的,例
人为因素导致温室气体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的排放量增加,这不仅造成了大气温室效应还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的厌氧发酵产物也是温室气体CH4和CO2的重
公民教育这个话题经久不衰,是众多历史教育学专家和一线教师关注的重中之重。新课程改革以来,在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和教材的安排上,都凸显了公民教育的重要性。然而,与高中
二十世纪末以来,数字媒介开始在人类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影响着人类最重要的精神家园——文学。到了二十一世纪,人类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在媒介变革作用下,新世纪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