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措施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培养高质量的教师亦成为各国教育界共同的追求。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新课程体系将于2005-2010年在全国逐步推行,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师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村的基础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家长对子女教育投入增加,农村孩子也由“有学上”进入“上好学”的新阶段。然而,目前我国的农村教育仍不能满足社会、家长的需求;农村学校生源流失已是普遍现象;尤其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仍然比较落后;农村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国内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多倾向于理论研究,涉及农村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证性研究尚不多见。因此,本研究致力于农村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的研究和探索,旨在了解目前我国农村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专业发展的主观需求以及接受各类培训的情况。通过分析和讨论,探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进而探索促进农村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对农村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本研究以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支撑,以终身教育理论、行动研究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青州市20所农村中学英语教师为调查对象,对他们的基本情况、对专业发展的认识、专业发展现状、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外因、专业发展的需求等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本研究发放问卷160份,收回有效问卷144份,所得数据采用百分比计算方法进行处理,回收的问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通过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本研究认为就农村教师队伍来说,鉴于农村工作环境和经济条件较差,导致农村教师职业满意度低,教师队伍稳定性差;另外,由于教育行政导向作用发挥不到位,导致英语教师性别比例、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均欠理想、城乡师资力量差距增大。再者,教师专业发展自身存在若干问题。如教育信念欠明确、教师学科专业知识水平不高、语言教学理论素养薄弱、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技能欠缺、缺乏自我发展、反思和教育研究的意识与能力。同时,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对教师专业发展也产生较大的影响: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导致农村学校工作环境差,校舍、图书馆、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教学设施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教师发展途径缺乏,深层次的教师发展活动难以开展。学校职能部门缺乏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空间的意识和能力。由于农村教育经费短缺,作为教师职后主要学习途径的教师培训运作欠科学,导致教师参加培训的层次不均衡、机会不均;培训内容、形式不能紧密结合教师教育教学的需求。研究认为农村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受自身因素、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外部保障体系的制约,要促使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提高农村英语教学水平,应从内部因素和外部保障两方面着手,关注教师个体和群体的发展。首先,教师本人需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注重在学习、反思研究中不断提升专业知识、能力和水平,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其次,学校领导需革新理念,树立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意识,构建和谐合作的校园文化,积极推行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建立专业发展小组,优化学校管理,使教师获得持续发展。最后,教育主管部门需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保障制度,注重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同时积极探索并开展新英语教师、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师及职后教师培训等不同层次的培训模式,努力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使教师个体与群体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