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驱动的土地变化信息实时获取技术与试验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完成后,应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持续更新以保证其现势性。目前,土地调查数据库主要依靠基于遥感变化图斑进行的土地变更调查方式进行更新,这项工作以年度为周期、复杂度高、工作量大,造成数据库现势性差、数据更新周期偏长等问题。理想的情况是,通过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创新,逐步实现国土变化数据快速捕获、国土变化信息日常性持续动态更新,这些是当前土地资源调查及更新工作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随着国土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国土业务各个环节都被流程化、规范化程度高的信息系统覆盖到。土地利用变化按照严格的审批流程进行,因此业务系统如实记录了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审批外的土地变化会被土地执法等业务系统记录。通过技术手段,监控业务系统数据库的变化情况并将国土变化数据实时获取,用以推动和实现土地调查数据库持续动态变更。课题正是基于此思路展开研究:首先理清国土业务数据流,找出引起国土利用变化的关键环节,定准变化源头和获取途径;然后设计和实现国土空间、非空间数据变化发现、捕获、组织、交换等方法和技术;接着将研发的技术方案在项目示范点进行单业务环节真实数据试点应用和反馈完善;进而与调查系统、更新系统达到联动,在创新管理机制配套下,形成完整的土地调查数据持续动态变更技术体系。课题研究结论可归纳为两个方面:①从土地管理业务系统中实时获取变化数据、以业务驱动土地利用信息日常性持续动态更新的思路是可行的,该思路在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广泛应用后,能够形成对以现有土地变更调查方法的强势补充。②通过试验验证,业务驱动的土地变化信息实时获取技术能够实现对国土空间、非空间变化数据的发现、捕获、组织和分发交换。将该技术应用于国土数据变更中,可有效缩短变更周期,降低土地调查现状数据库变更成本。
其他文献
合作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劳动者自愿入股联合,实行民主管理,获得服务和利益的一种合作成员个人所有与合作成员共同所有相结合的经济形式,遵循自愿、民主、互利的原则
粮食即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品,又是维护一个国家政治社会稳定的重要物资。因此粮食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世界范围的焦点问题。我国粮食补贴政策已实施多年,近年来,我国粮食补贴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核心是明晰产权问题,即赋予林地承包经营者拥有完整的林地及林本的物权。三十多年来我国基本已实现了“田有其主”,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林改对进一步
巩义市涉村镇位于巩义市最南部,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众多。、2006年天然溶洞九连洞的开发拉开了旅游开发的序幕,之后又开发了九龙峡和五指山漂流等项目
土地利用变化作为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反映了自然和人文交叉最为密切的关系。当前遥感技术已经成为区域甚至全球尺度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有效的手段,采用遥感图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尤其是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在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和普及,媒介素养教育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相对国内而言,国外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得更为成熟。早期的单维度教育模式包括教育信息模式、教育伦理模式、实用
<正> 党的十二大之后,我们面临着新的形势。十二大确定了到本世纪末实现我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伟大战略目标,这是全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一切工作的
近些年,由于沿海生产成本的提高,很多企业陆续西进,据不完全统计,08至09年,东莞至少有1500家企业西迁到内陆。这些企业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西部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成为企业
信息化是传统经济走向现代经济的必由之路,农村信息化是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再向信息农业演进的进程。本文以经济发展理论、农户行为理论等理论为依据,选取河南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