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哈尔滨银行经营的改进策略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rgul2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在金融业务经营中的充分运用,可以说是对金融行为的互联网化,随着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传统的金融服务方式和经营模式受到严峻的挑战,同时对整个传统金融业态、市场环境、经营架构、经营方式等方面均产生较大的影响。互联网的发展,迫使传统银行在自身的经营现状下,积极调整发展战略,推进改革创新,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传统银行的转型与改革的实践案例处于逐步完善阶段,且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之快,迫使传统银行迅速做出反应,否则存在客户大量流失的风险。我国传统银行不应排斥互联网金融,而应与其携手,寻求合作,加快自身改革创新,加强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的运用,减低金融服务成本,提升服务质量,以传统银行业的金融优势结合互联网技术提高综合竞争力,达到双赢的目的。本文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主要模式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业的优劣势对比,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负债端、资产段以及中间业务收入方面的影响。基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结合哈尔滨银行的经营现状,本文详细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哈尔滨银行收入端、成本端、客户结构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指出其未形成7*24小时实时服务渠道、产品结构单一且创新速度、大数据运用能力薄弱、业务办理流程复杂、系统界面不友好、尚未构建综合一体化的金融服务平台、忽视长尾市场等问题。为此,本文结合同业经验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特征,针对哈尔滨银行的实际情况,提出从建立并推广手机银行和微信银行、探索直销银行、构建社区金融模式、打通7*24小时的服务渠道、构建专业产品创新团队、建立全行级的产品评价体系、调整组织架构、关注长尾市场、加强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的运用、开展产业链金融服务、寻求与第三方公司合作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自身服务体系,完善业务架构,以期对哈尔滨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转型之路上提供指导与借鉴。
其他文献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中提出:“教师尽可能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英语教学耍着重培养学
在国家经济下行、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压力。央行自2014年11月启动降息以来,不到一年时间已连续降息6次,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银行利润空间不断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