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铜仁坝黄磷块岩矿床中富集放射性元素铀,目前还未有人对其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工作,且国内外针对磷块岩型铀矿开展的研究工作也相对较少,研究程度也低。因此,探究坝黄磷矿中铀的赋存状态和铀的物质来源,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磷块岩型铀矿的成因机理、总结成矿规律等,从而为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优化配置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运用岩矿鉴定、α径迹照相、扫描电镜及能谱等分析测试手段,重点对铜仁坝黄含矿岩系展开了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和矿床学研究,较系统地研究了富铀磷矿层的地质特征和矿物组合特征,分析了铀的赋存状态,并对铀的物质来源进行了探讨。主要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研究区富铀磷矿层位于牛蹄塘组底部,其直接顶板为牛蹄塘组炭质页岩,下伏地层为老堡组硅质岩。(2)矿石主要由磷灰石、胶磷矿、晶质铀矿、铀石、粘土矿物、石英、方解石、黄铁矿及有机质等组成,其矿物组合为磷灰石-粘土矿物-硅质矿物和胶磷矿-方解石-粘土矿物两种类型。(3)通过岩矿鉴定、磷-铀相关关系、α径迹照相、扫描电镜及能谱等方法分析认为,坝黄磷矿中的铀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磷酸盐矿物中;以吸附态的形式依附在粘土矿物、有机质和黄铁矿的表面;还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铀矿物主要为晶质铀矿和铀石。(4)含矿层的物质组成、宏观及微观结构构造表明研究区普遍遭受了构造变质作用的影响,揭示研究区热液活动较频繁,含矿层具有典型的热水沉积特征。富铀磷矿石的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微量元素对比值、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及其异常特征,均指示坝黄富铀磷矿石为非正常海水沉积,反映含矿层物源区主要来源于深部物质,与基性岩、中基性岩和酸性岩有关,主要以热水沉积为主,部分物源受陆源物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