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甘肃L村为个案,运用人类学田野方法和社会学的叙事方法,通过对个案村庄的观察以及进行的相关实地研究,并结合笔者在村庄做的调查笔记,力图在详细了解两种修路事件的基础上,还原事件的发生、发展的基本过程,在展示事件发展的结构形态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影响事件发展的深层次因素。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参加此次修路事件的各个不同主体方,包括选择不同方式修建道路的村民以及村干部、乡村新的精英人物。 不同的修建方式体现了村民在这一过程中的一个选择,但是村民是以哪种逻辑来进行此次选择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因此本文的重点就是对农民选择自组织修路并且成功的事宜进行分析及对促成此次自组织合作的深层次影响因素的探讨。 研究的基本结论:村民是不缺乏合作能力的,可以说他们善分也善合,在建设新农村的大背景之下,农民的合作以及农民自组织的成功合作对于农村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正确引导以及挖掘,如何去有效的去激发农民合作的意愿,毋庸置疑这对于村级组织的管理也是一种创新。同时,对于诸多学者所强调的农民善分的结论,我们必须明确村民不善合的具体因素,挖掘缺失的社会资本,重建社会信任机制,有效地激发基层组织的动员能力,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讨论了村民在公共物品供给中自组织合作并且成功的关键逻辑因素,以及所采取的合作模式背后的推动力,着重强调了社会资本、社会信任的关键助力因素,并且尝试探讨了促进和维护村民合作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