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进行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结合肝郁证造模研究,观察大鼠在癌前病变病证结合造模阶段生物学行为、激素水平、血管生成等相关调控因子的改变,寻找癌前病变造模合理时间,健全乳腺癌癌癌前病变病证结合动物造模评价指标。方法: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借鉴已有动物造模经验,采用二甲基苯蒽灌胃复制乳腺癌癌前病变大鼠模型,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肌注复制乳腺增生大鼠模型,夹尾激惹法复制肝郁证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二甲基苯蒽造模组、雌二醇造模组、二甲基苯蒽加夹尾造模组、雌二醇加夹尾造模组。实验开始后定期观察大鼠生物学行为的变化,在第8周、第12周分批活杀实验大鼠,观察各组大鼠乳房外形、5-羟色胺和乳腺组织形态改变,以及乳腺组织VEGF、Ki67、CD34、P63、C-erbB-2的免疫组化表达改变。结果:1、病证结合造模两组大鼠与单纯疾病造模两组大鼠比较,一般行为更符合肝郁证特点(P〈0.01),5-羟色胺检测有显著差异(P〈0.01);2、在组织形态方面,第8周二甲基苯蒽加夹尾造模组癌前病变出现率明显高于二甲基苯蒽造模组(P〈0.05),第12周二甲基苯蒽加夹尾造模组与二甲基苯蒽造模组癌前病变和肿瘤出现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明显高于雌二醇造模组和雌二醇加夹尾造模组(P〈0.01);3、免疫组化检测,二甲基苯蒽加夹尾造模组、二甲基苯蒽造模组VEGF、Ki67、C-erbB-2、CD34、P63表达与雌二醇造模组、雌二醇加夹尾造模组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内免疫组化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二甲基苯蒽灌胃加夹尾激惹能成功复制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肝郁证模型。该模型大鼠的一般行为、神经内分泌表现符合中医肝郁证特点。这种病证结合造模方法能影响增殖细胞核抗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原癌基因的表达,缩短癌前病变动物造模时间,提高造模成功率。同时,研究证实了CD34、P63表达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作用,为评判乳腺癌癌前病变动物造模是否成功提供了可靠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