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vivin基因rs9904341和rs1042489位点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jt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子痫前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in pregnancy, HDCP)常见的一种类型,包括轻度子痫前期和重度子痫前期两种。在全世界发病率为20%~3%,在发展中国家发生率更高。这种疾病的发生可以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对于孕产妇,可导致孕产妇急性肾功能衰竭、肝损伤、颅内出血、肺水肿和孕产妇的死亡;对于围产儿,可引起早产或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子痫前期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多数研究认为,子痫前期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对于这种疾病的发生,目前能够解释它的较为合理的原因有:胎盘浅着床、免疫机制、血管内皮细胞受损、遗传因素、胰岛素抵抗等。其中,遗传因素对子痫前期的影响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多数研究表明,子痫前期具有遗传易感性,对孕产妇的胎盘功能、机体的生理功能有影响的基因都可能是其候选基因。在一个特定的群体中,一个核苷酸位点发生突变出现两个不同的碱基,如果这种现象发生的频率超过1%,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SNP检测和分析技术不断提高,它能够对引起疾病的相关基因进行定位研究,特别适用于对基因定位要求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目前,已发现多个基因位点的SNP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如骨保护素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等。Survivin基因是一种凋亡抑制基因,它编码的蛋白具有抑制细胞凋亡和调节细胞周期的作用。在肿瘤学研究领域已发现,survivin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可影响某些肿瘤疾病的发病风险和遗传易感性。在胚胎和发育的胎儿组织细胞中,survivin基因编码的蛋白及:mRNA可以被检测到。多数研究已证实,survivin基因编码的蛋白及mRNA在患有子痫前期孕妇的胎盘组织中明显低于正常孕妇的胎盘组织,同时发现这种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研究表明,survivin基因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均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这些位点对survivin基因的表达和调控在一些疾病中有异常。Survivin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发病的相关性,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课题通过分析survivin基因rs9904341位点和rs1042489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对照组和子痫前期组、轻度和重度子痫前期组的分布情况,研究survivin基因rs9904341位点和rs1042489位点多态性与子痫前期发病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2011年7月至2012年3月期间,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和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孕妇中,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生化检查结果,选取96例子痫前期(轻度子痫前期52例,重度子痫前期44例)患者为子痫前期组,且研究对象既往体健,无其他内外科疾病或并发症。收集同时期住院分娩的正常孕妇110例为对照组,且研究对象既往体健,无其他内外科疾病或并发症。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均为第一次妊娠、单胎,且无血缘关系,本人和其配偶均为汉族人群,长期在郑州及周边地区生活。子痫前期组年龄范围为18岁~38岁,平均年龄(30.83±4.71)岁;孕周为25周~40周,平均孕周为(36.22+2.94)周。对照组年龄范围为16岁~40岁,平均年龄为(30.64±4.52)岁;孕周为34周~40周,平均孕周为(36.73+2.53)周。2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入院后取得本人同意,于早晨空腹时采集肘静脉血2m1,EDTA抗凝,-80℃冰箱冻存待检。采用盐析法提取DNA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ith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技术,检测survivin基因rs9904341位点和rs1042489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对照组和子痫前期组、轻度和重度子痫前期组的分布差异。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比较。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的表达方式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采用RxC表卡方检验。使用拟合优度卡方检验对基因型分布进行哈迪-温伯格(Hardy-Wein berg equilibrium, HWE)遗传平衡定律分析。上述统计分析,均以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临床资料的分析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孕周和身高经数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孕前及产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经数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Survivin基因rs9904301位点和rs1042489位点多态性在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分布频率的统计学分析通过拟合优度卡方检验,survivin基因rs9904341位点和rs1042489位点多态性在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分布频率均符合HWE遗传平衡定律,具有群体代表性。2.1Survivin基因rs9904341位点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统计学分析(1)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进行比较,子痫前期组的CC、CG、GG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是16.7%、46.9%、36.5%,等位基因C的基因频率是40.1%,等位基因G的基因频率是59.9%;对照组的CC、CG、 GG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是26.4%、49.1%、24.5%,等位基因C的基因频率是50.9%,等位基因G的基因频率是49.1%。等位基因G的基因频率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该位点与子痫前期的发病风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G/C的相对危险度OR值为1.549,95%的置信区间CI为(1.047~2.291)。(2)对轻度和重度子痫前期组妊娠妇女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进行比较,轻度子痫前期组的CC、CG、GG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是19.2%、59.6%、21.2%,等位基因C的基因频率是49.0%,等位基因G的基因频率是51.0%;重度子痫前期组的CC、CG、GG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13.6%、31.8%、54.5%,等位基因C的基因频率是29.5%,等位基因G的基因频率是70.5%。等位基因G的基因频率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Survivin基因rs1042489位点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统计学分析(1)对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进行比较,子痫前期组的CC、CT、TT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是18.8%、58.3%、22.9%,等位基因C的基因频率是47.9%,等位基因T的基因频率是52.1%;对照组的CC、CT、TT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是12.7%、54.5%、32.7%,等位基因C的基因频率是40.0%,等位基因T的基因频率是60.0%。对两组间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别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轻度和重度子痫前期组妊娠妇女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进行比较,轻度子痫前期组的CC、CT、TT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是19.2%、57.7%、23.1%,等位基因C的基因频率是48.1%,等位基因T的基因频率是51.9%;重度子痫前期组的CC、CT、TT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是18.2%、54.5%、27.3%,等位基因C的基因分布频率是45.5%,等位基因T的基因频率是54.5%。对两组间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别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Survivin基因rs9904301位点的G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原地区汉族妇女发生子痫前期的遗传危险因素,并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2. Survivin基因rs1042489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与中原地区汉族妇女发生子痫前期的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无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Ⅲ型分泌系统2(ETT2)转录因子eivF缺失株,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及转录组学分析,探究转录因子eivF基因在APEC致病过程中的作用,为后期深入研
目的使用VBM-DARTEL及DTI方法,对比分析先天性盲人及正常对照者脑灰白质解剖结构的异同,从而加深对先天性盲人脑结构异常及功能代偿的认识,探索揭示大脑的可塑性潜能,探讨先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