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致病性大肠杆菌ETT2转录因子eivF缺失株的生物学特性及转录组学分析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841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Ⅲ型分泌系统2(ETT2)转录因子eivF缺失株,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及转录组学分析,探究转录因子eivF基因在APEC致病过程中的作用,为后期深入研究ETT2致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APEC ETT2转录因子eivF基因缺失的APEC AE81△eivF株及其回复株AE81 C-eivF,通过运动性、生物被膜形成等试验分析eivF对APEC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并利用转录组学方法分析eivF在转录调控网络中对细菌鞭毛和生物被膜等相关因子的转录调控作用.[结果]成功构建了APECeivF基因缺失株AE81△eivF和回复株AE81 C-eivF;生物学结果表明,与野生株AE81相比,缺失株AE81△eivF运动能力降低,生物被膜形成褶皱堆砌且厚度增大,空间结构呈立体、多层次状,并形成类似于三维塔状结构的突起,回复株AE81 C-eivF运动能力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基本恢复;与野生株AE81相比,缺失株AE81△eivF有576个基因差异表达,且鞭毛和生物被膜等相关基因在转录水平上均发生显著变化.[结论]ETT2的转录因子eivF参与调控APEC的生物表型变化,其可能通过调控鞭毛、生物被膜相关基因而调控APEC致病过程.
其他文献
[目的]   检测Fascin、WWOX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关联,为判断宫颈癌的早期侵袭与转移并指导其治疗寻找有
摘要随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企业发展到一定高度都会转向多品牌战略,面对不同的市场,不同的人群,打造不同的品牌,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知名度。同样,在当今大学校园内,许多社团也举起了树立品牌战略的旗帜。本文将企业多品牌战略引入到大学社团中,深入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企业 多品牌战略 大学社团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为了保持企业长久不衰的
目的:本课题组前期通过高通量芯片技术检测盆腔器官脱垂(POP)组织中miRNAs的表达情况发现,在POP患者组织中miR-29a呈明显高表达。本研究拟以miR-29a为出发点,扩大组织样本量,用实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