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787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情况,总结经验,探索影响晚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接受一线治疗的787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患者的临床特征、分子病理、复发转移的部位、接受治疗的情况、生存时间等,分析我中心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转归及预后。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分类数据采用频数和率(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统计分析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对晚期乳腺癌复发转移前后分子病理的改变分析采用Mc Nemar法,诊断一致性用Kappa评价。结合随访时间,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利用Log Rank检验比较生存曲线间的差异,筛选出P<0.05的因素纳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并计算风险比(hazard ratio,HR)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P<0.05的因素确定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787例晚期乳腺癌患者,392例(49.8%)为激素受体阳性(hormone receptor positive,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negative,HER2-)乳腺癌患者,271例(34.4%)为HER2阳性(HER2+)乳腺癌患者,95例(15.8%)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2.393例(49.9%)患者在第一次复发转移时对复发转移灶取病理,其中270例初治及复发转移时均有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资料的患者中,34.8%的患者HR表达情况发生改变;217例初治及复发转移时均有HER2资料的患者中,9.2%的患者HER2表达情况发生改变。3.392例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中,129例(32.9%)首选解救内分泌治疗,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20.2%,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90.7%。263例(67.1%)首选解救化疗,ORR为33.5%,DCR为96.6%。化疗组的ORR及DCR优于内分泌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95例三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中,18例(14.5%)应用单药化疗,26例(21.0%)应用含蒽环类药物的方案治疗,10例(8.0%)应用紫杉类+铂类药物治疗,13例(10.5%)应用长春瑞滨+铂类药物治疗,11例(8.9%)应用紫杉类药物+卡培他滨治疗,19例(15.3%)应用吉西他滨+铂类药物治疗,27例(21.8%)应用其他方案治疗。6.本研究中晚期乳腺癌患者一线治疗的中位PFS为17个月,中位OS为38个月。1年、3年、5年和10年的PFS率分别为62.2%、23.7%、13.9%和9.3%。1年、3年、5年和10年的OS率分别为86.4%、51.2%、37.4%和23.9%。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影响HR+/HER2-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独立预测因素有:ER/PR表达情况(HR=1.478,95%CI:1.107~1.973,P=0.008)、是否手术治疗(HR=0.599,95%CI:0.423~0.847,P=0.004)、是否维持治疗(HR=0.546,95%CI:0.385~0.774,P=0.001)、解救治疗方案的选择(HR=1.637,95%CI:1.225~2.186,P=0.001);影响HR+/HER2-晚期乳腺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独立预测因素有:ER/PR表达情况(HR=1.657,95%CI:1.167~2.353,P=0.005)、复发转移部位个数(HR=1.972,95%CI:1.375~2.828,P<0.001)、是否手术治疗(HR=0.587,95%CI:0.373~0.923,P=0.021)、是否维持治疗(HR=0.582,95%CI:0.385~0.879,P=0.010)、解救治疗方案的选择(HR=1.852,95%CI:1.276~2.688,P=0.001)。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影响HER2+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PFS的独立预测因素有:复发转移部位的个数(HR=1.686,95%CI:1.190~2.389,P=0.003)、是否手术治疗(HR=0.595,95%CI:0.376~0.942,P=0.027)、是否维持治疗(HR=0.444,95%CI:0.313~0.631,P<0.001);影响HER2+晚期乳腺癌OS的独立预测因素有:复发转移部位的个数(HR=1.847,95%CI:1.235~2.764,P=0.003)、是否手术治疗(HR=0.459,95%CI:0.240~0.878,P=0.019)、是否维持治疗(HR=0.447,95%CI:0.294~0.680,P<0.001)。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影响三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一线治疗PFS的独立预测因素为是否手术治疗(HR=0.381,95%CI:0.206~0.703,P=0.002);影响三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OS的独立预测因素为是否手术治疗(HR=0.308,95%CI:0.142~0.664,P=0.003)。结论:1.乳腺癌首次复发转移时,转移灶的病理对比原发肿瘤发生改变,HR及HER2表达的改变率分别为34.8%及9.2%,复发转移后重新取病理对乳腺癌的治疗有指导意义;2.在我中心接受一线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1年、3年、5年和10年的PFS率分别为62.2%、23.7%、13.9%和9.3%,中位PFS为17个月;1年、3年、5年和10年的OS率分别为86.4%、51.2%、37.4%和23.9%,中位OS为38个月;3.有选择性地在全身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手术治疗可改善晚期乳腺癌的预后;4.不同分子分型的晚期乳腺癌,影响PFS和OS的因素有所不同,分型而治,个体化决策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