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海散曲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fei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海是明中叶著名的文学家,明弘治15年进士,殿试第一,人称康状元。是明中叶提倡文学复古的“前七子”之一。其他六人为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徐祯卿、边贡、王廷相。正德年间阉党祸乱,康海为营救李梦阳谒见宦官刘瑾,刘瑾败,后因坐刘党而落职,遂家居,陶然于诗酒唱和、丝竹山水。提倡文学复古,与前七子形成复古派。但在明代文学史上,其散曲创作成就更高,著有散曲集《沜东乐府》。不论从散曲数量还是质量,康海的散曲创作在明代散曲史上都是值得研究的,但是有关康海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诗文和杂剧《中山狼》,散曲研究相对寂寥,因此笔者努力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前人研究康海散曲所依据的底本主要是任讷辑《散曲丛刊》、谢伯阳《全明散曲》、周永瑞点校本《沜东乐府》、赵俊玢《沜东乐府校注》。各个版本仅收录《沜东乐府》的二百五十八首小令和四十二套套数。2004年台湾藏本的《沜东乐府后录》现世,《沜东乐府后录》完整收录了康海后期的散曲创作,《后录》共收录一百八十五首小令和七十七套套数,使得现存康海散曲作品总数增加了一倍。本文依托的底本较前人完整而全面,能够更加全面的探讨康海散曲的艺术风貌、作品内容,此外本文还尝试着总结了的康海散曲创作的指导思想、曲律曲牌的运用、康海对于南曲创作的探索及散曲中常见的意象,都是前人研究康海散曲未曾涉足的艺术领域。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创新。  文学和政治的关系是极其紧密的,康海盛年坐废的政治变故彻底断送了他的锦绣前程和人生追求。康海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是明代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沜东乐府》充斥着无端废黜的愤怒、盛年狂傲的懊悔、抱负不得施展的失意、看似洒脱的隐逸,不仅仅是游戏之笔,更是寄托毕生抑郁、放情肆意的心灵之作。虽然他的散曲和元散曲相比,有着先天的不足和缺陷,但其成就是不可忽略的,他用毕生创作为散曲史上增添了鲜亮的一笔,也深深得影响着当时和后人的散曲创作  绪论章节,概括分析了康海散曲的研究情况。第一章知人论世,叙述康海的家庭背景、求学经历、交友和被废原因。探讨其人生经历对文学作品尤其是散曲创作的影响。第二章简述明代前期散曲创作稀缺不振的情况及其原因,明代中期散曲复兴的历史因素和康海在散曲复兴中的带头作用。第三章试着概括康海的曲学思想;第四章《沜东乐府》版本情况并对康海散曲进行细致的分门别类,第五章结合散曲作品分析康海散曲的艺术成就。最后两章简述康海散曲的缺失以及在明代曲学史上的显著地位。
其他文献
蒙太奇被引入到电影领域以后,它的传播范围及其影响力日趋扩大,长期以来,关于对蒙太奇的研究非常多,但是蒙太奇在电影中的运用以及产生的审美特征探讨似乎还有些不够。这也是写本
本文通过对大量上海文学作品以及相关论文资料的研究,剖析了上海日常书写在世俗生活描写、欲望追寻路上的迷茫、新价值体系中的焦虑几个方面的突出表现,并进一步指出这种尝试对
外来词是汉语词汇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外来词的研究也是普通语言学研究领域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唐代汉语外来词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界定、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