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公益诉讼调解制度研究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song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中调解极其重要,有助于解决目前复杂的社会纠纷,调解有助于提高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办案效率,降低诉讼成本,彰显实质正义。将调解作为民事公益诉讼的解决手段也是必然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公益诉讼的维护下,社会公益是不能随便进行处分的,尤其是在目前我国的公益诉讼主体相对不是很完善的前提下,适用公益诉讼调解时必须要谨慎。同时,相比于其他民事诉讼,民事公益诉讼的目的构造和当事人的地位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民事公益诉讼调解中,要结合公益诉讼的性质,在应用普通诉讼调解的规则之外,再设定相对严厉的限定进行约束,了解并识别其与普通诉讼调解之间的差异性。民事公益诉讼属于民事诉讼,但又具有公益性质,这使其调解制度在适用中和普通的民事诉讼调解存在一定的差异,调解制度和公益诉讼的结合,代表着调解制度的进步,进一步提高了公益诉讼纠纷解决的效率,更好的维护了社会公共利益。司法实践中以调解方式结案的公益诉讼案件日益增多,且司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具有权利救济的功能。而法院所作的调解同裁判一样,都体现着法治化程度,调解的错误可能危害到公共利益甚至国家利益。因此,公益诉讼的调解不应允许公平与正义的缺失,必须完善相关立法,保障公共利益有效救济。本文共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民事公益诉讼调解的基本理论,阐述民事公益诉讼调解的内涵以及意义。重中之重是分析民事公益诉讼调解与普通民事诉讼调解的差异。第二部分是分析民事公益诉讼调解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关于民事公益诉讼调解理论和实践运用,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仍然存在较多不足。第三部分是完善民事公益诉讼调解的建议。结合理论和司法实践,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逐一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少年法庭是少年司法的最重要的制度体现。我国少年法庭38年的改革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挽救了一大批错罪未成年人,引导其回归社会,少年法庭在矫治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保护未成年人方面居于关键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随着改革形势的变化,少年法庭出现建制萎缩、发展方向不明确、专业性和稳定性不足等问题。目前,少年法庭改革试点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综合审判庭模式和少年家事审判庭模式引领改革潮流。本文从我
学位
在2018年2月通过并于2020年12月修正的《关于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清楚确定了食品安全领域犯罪案件中可以适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这对于维护食品领域的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等公共利益,彰显了其独特的法律价值,为深刻打击食品犯罪,惩罚食品犯罪行为人在新时代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我国食品犯罪数量日益增长,而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则具有实践优势性和现实价值,在案件来源、证据共
学位
我国一直是一个人口大国,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生产要素,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建设用地需求量大大增加,迅速的城镇化造成每年流失耕地将近三百万亩。但与此同时,广大的农村地区却普遍存在建设用地闲置、荒废的现象,空心村在全国各地大量涌现。合理使用农村土地资源和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已是刻不容缓,而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便是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为进一
学位
诚信是国之根本,是国家长久以来倡导的良法善治之价值体现,也是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更加开放新格局之根基。然而,失信行为随着市场环境的开放愈演愈烈,由于缺乏配套的法律制度体系,现有的失信成本不足以约束失信者的违约倾向。失信的种类、深度进一步扩展,传统的惩戒措施不足以震慑失信群体。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智能算法等科技的融合发展和广泛应用,正在前所未有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甚至改变着国家和政府的治理和
学位
精细化代表着一种认真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追求,是未来城市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工作中,必须要贯彻落实的一大首要理念之一,同时也是未来各行各业的必然发展趋势。一个好的项目,从前期的规划与设计,到最后的建设与实施,以及后期管理,都必须要做到全程的精细化管控,以确保各项指标和建设符合要求。城市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关系到城市的整体精神面貌,其各个细节的推敲和把控,必须要做到精益求精。基于此,本文结合城市园林绿化施工管
期刊
良好的市场退出机制是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促进国际贸易的重要屏障,而破产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我国于2007年实施的《企业破产法》除了首次提出破产管理人制度外,同时突破了我国在跨境破产领域秉持的属地主义的传统立场,对我国破产程序的域外效力及域外破产程序在我国的承认与协助做出了明确规定。但令人遗憾的是,自此之后我国在跨境破产领域的法制建设几乎止步不前,仅能通过部分政府规范性文件或部门规章感受到
学位
行政协议是行政法上较为特殊的新型政管理手段,普通公民可以以协议相对人的身份参与国家行政。本文从理论的梳理与最高法和地方案例的实践情况着手,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完善行政协议的审查体系,文章主要内容有如下。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行政协议司法审查标准出现的背景和研究审查标准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关于司法审查标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行政协议及其司法审查标准做出了简要论述。第二部分,围绕行政协议司
学位
亲属拒证权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依法负有作证义务的人由于与案件被告人有特定的亲属关系从而享有的拒绝作证的权利。该权利体现在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88条:“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当证人的被告人近亲属身份与案件证人的身份重合时,人们通常会遇到亲情和法律义务二选一的难题。如果法律去逼迫公民大义灭亲,以牺牲原本和睦融洽的家庭
学位
我国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还只有六七年时间,但是随着第一波动力电池退役浪潮的到来,使得大量废弃动力电池所产生的的问题已经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特别是由于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不及时而造成的环境问题。而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义务主体责任不明是造成动力电池回收乱象、回收率低最主要的原因。为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发展理念,促使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必须完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法律法规,明确在
学位
对于走私废物罪的追究与惩罚,既应当对行为性质准确界定,还应当合理把握量刑幅度。准确区分走私废物罪的既遂与未遂,对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落实罪刑相适应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走私废物罪既未遂的认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虽然,公告的《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这一司法解释中针对走私犯罪的既遂认定标准问题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但司法界的认识也不尽合理。出于重视打击走私犯罪的目的,实践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