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韦昭注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s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韦昭注为存世最早最完整的《国语》古注。在韦注之前,已有郑众、贾逵、王肃、虞翻、唐固等诸家对《国语》作注,韦昭凭其实事求是、客观严谨的注疏作风及简洁精当的注释风格,博采众家之长,屏弃诸说之误,使其注一经问世,其他各注相继亡佚,从而成为后世阅读研究《国语》的必读之书。韦注以其丰富的内容为后世训诂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目前,学术界对《国语》韦注的研究多集中于史学领域,对其训诂方面的成就却鲜有提及。本文从训诂的角度,分三章对《国语》韦注进行研究:第一章,探讨韦注校勘的内容和方法以及注音的方法;第二章,分释词手段、释句手段、通语法以明义、明修辞以释义四个方面来探讨韦注的训释手段;第三章,剖析韦注本身及前人批驳韦注的某些不当之处。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但是,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影响,农村的音乐教育远远落后于新时代对音乐教育的要求
能源和环境是影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能源供应形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稳定。现如今世界能源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使用能源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加剧。因此,节
随着我国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课程资源观也因此发生了变化。由于语文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和功能的多样性,使得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学记》中的这句话意指建设国家,管理公众事务,教育是最优先、最重要的事情。而大学校园作为高等教育的园地,其建设发展状况理应受到高度的重视。近年来
在前人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讨论词义在使用过程中的动态词义变化。导致动态词义变化的原因很多,有语法的原因、语义的原因、语用的原因、语境的原因、社会的原因、认知
“N的V”结构是指名词作定语修饰动词的偏正结构形式。这一结构整体上表现出很强的名词性,但其中心成分是动词,所以该结构在内部组成成分和外部功能方面存在着一些显著的不同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也是民族文化的典型载体,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字形才是汉字的本体,是汉字学的基本研究对象。 本文试从修辞的角度对汉字本体进行考察
近年来,中国的翻译理论家们已经开始关注如何提高口译质量这一课题。无论是在口译实践中,还是在口译教学中,笔记都是提高口译质量的重要辅助工具之一。现今不少学者从语言学
在翻译的文化转向中,一系列文化课题相继凸现其重要性,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作者选取文化缺省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着重分析文化缺省的形成以及译者的应对之策。有关译者应
<正>最高人民法院在《第一次全国民事再审审查工作会议纪要》中对民事再审审查工作作了这样的界定:"民事再审审查工作是人民法院依法审查再审申请,确定再审事由是否成立,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