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鲁迅的作品《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的韩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以对两部作品韩译本的误译分析为中心,通过对译本中出现的误译现象的考察,对文学翻译中出现的误译的影响和成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以此为基础概括提出了针对消极误译的改善方案。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1章序论包括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先行研究三部分。第2-4章是本论部分。第2章分为两部分,分别对误译的定义和文学翻译中误译必然存在的理论依据进行了论述。其中误译必然存在的理论依据部分主要根据解释学和接受美学的理论进行了分析。第3章在把误译分为了无意误译和有意误译两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后,又对误译的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进行了总结。第4章以前文的分析为基础,总结出了误译的成因和改善方案。第5章结论部分是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误译的评价等内容,并对全文,尤其是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总结,导出结论。误译,是不忠实的翻译,是译文与原文不对应的现象,即译文与原文之间存在差距的现象。误译是不可避免的,并会产生多种影响。有些误译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但从文学交流和发展的角度来说,一些有意误译可以在消除文化交流中的障碍、促进外来文化的传播、丰富译入语国家的文化等方便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从译者的角度出发来考虑,误译的成因大体可以分为译者的态度、译者的外语修养、译者主体性及其创造性叛逆,以及文化因素等四个方面。以下便是根据误译的成因提出的针对消极误译的改善方案。首先,译者要端正自己的翻译态度。其次,译者要广泛学习与外语相关的知识,并积极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再次,译者主体性和创造性叛逆的发挥要遵循适度原则。最后,译者不仅要在翻译前认真做好对原作创作背景,以及原作者生活背景等背景的调查工作,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广泛积累与翻译有关的知识。通过本次研究,对中韩文学翻译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相信在今后文学翻译的过程中应该可以持有比较正确的态度。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对今后中韩文学翻译专业的学生以及其他翻译专业的人士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