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金融理论是建立在市场有效假说的基础之上,该假说认为证券的价格等于其基础价值.但是国外的研究发现,封闭式基金IPO时一般会溢价发行,但一段时间以后便开始折价交易.封闭式基金的这种现象严重挑战着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石.传统的代理成本理论、资产流动性不足理论、资本利得税理论和业绩理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封闭式基金折价,但是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的症结所在.中国的封闭式基金也经历了从溢价发行到折价交易的过程,但对于中国封闭式基金折价成因的研究却存在着许多矛盾,该文试图用行为金融学的投资者情绪理论解释中国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的现象.该文实证研究的结果证实中国封闭式基金市场上存在噪音交易者,封闭式基金会受到噪音交易者情绪的影响,因而:(1)、中国封闭式基金折价同向变动而与股票市场无关;(2)、新基金会在老基金溢价或者折价相对较小的时候发行;(3)、中国封闭式基金的折价与小盘股的收益呈现正相关.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了影响中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的多因素模型,并且运用Panel data的合并回归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发现:(1)、中国封闭式基金的折价与股票市场无关;(2)、封闭式基金的折价与基金规模有关--小规模基金的折价率低;大规模基金的折价水平高;(3)、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具有季节特点,该文总结为"四月效应"--四月份中国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的变化最大;(4)、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呈现"均值回归"的特点;(5)、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的业绩对封闭式基金的折价有影响--业绩越好,基金的折价水平越低,同时受到来自基金管理因素的影响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