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羊河流域是甘肃省河西内陆河流域中人口最多、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用水矛盾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制约性最强的地区。流域水资源已严重超载,生态用水严重不足,致使流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已严重影响到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对国家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党中央、国务院和甘肃省委、省政府对石羊河流域的生态问题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先后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明确指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实施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成为流域目前最紧迫的任务。为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人口、资源、环境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治理与发展结合起来,研究并提出经济持续发展、资源永续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从根本上扭转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不仅对石羊河流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对西北干旱内陆河流域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所以,必须加快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步伐,紧紧抓住“节水”这个关键,采取断然措施关井压田,狠抓日光温室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应急项目,依法加强水资源科学管理,切实促进水资源的高效配置和永续利用,促进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石羊河流域的水危机已得到重视并开始实施综合治理,但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和技术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以下的工作并得到初步结论。在分析石羊河流域近50a以来水资源、生态和社会经济资料的基础上,指出其产生水危机和生态危机根源在于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分析了流域水循环的改变、用水格局的变化和现代生态环境演化,探讨了流域水循环关系改变的生态环境效应并得到初步结论:水资源的量、质、时空分布以及开发利用方式、强度显著决定了绿洲生态系统的演化方向,进而影响到流域人类生存环境的质量。在对流域综合治理的目标进行分析和确定后,研究了流域综合治理的战略性措施和对策,并提出流域综合治理的建议,以期对今后的治理工程起到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