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审美探索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saku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小说史上别具特色的一部作品,从思想上到艺术上都使人耳目一新。它使中国小说走出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传统小说题材的窠臼,第一次以文人的视角和文人的价值标准,从奇人异事转向现实社会转向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深度剖析人性,摹绘世故人情,“真如铸鼎象物,魑魅魍魉,毕现尺幅”。它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后世以暴露现实为主题的小说,成为讽刺小说的开山之作。卧闲草堂本评点中说:“慎勿读《儒林外史》,读竟乃觉日用酬酢之间无往而非《儒林外史》”。 作者吴敬梓在其卓越特出的艺术个性和深广宏富的审美理想的指导下,择取独特的题材,创造出一种或风趣诙谐、机锋百出,或凝重悲怆、发人深思,而又不离中国儒家美学传统的含蓄蕴藉、浑融和谐的美学风韵,既“婉而多讽”,又“戚而能谐”。本文就《儒林外史》的这种美学风格进行探索,总结出《儒林外史》具有真实的喜剧之美,悲壮的崇高之美,以及沉郁的和谐之美。 “讽刺”虽然体现了《儒林外史》最主要的美学特征,但仅仅是其真实生动的喜剧之美的一个方面。喜剧的基本形式包括讽刺、滑稽、幽默、荒诞等方面,《儒林外史》将各种形式组合交融,对要鞭挞的否定性人物和要称扬的肯定性人物,分别采取讽刺与幽默的艺术表现方法,使作品风趣横生,又真实深刻,本文就以上两个方面分别加以分析。喜剧之美最鲜明的特点便是贴近现实的真实感。其“真实性”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作家丰富的人生体验,自觉地积累创作素材,还有高超的创作技巧。同时小说还蕴涵着悲壮的崇高之美。崇高之美主要由作品宏大严肃的主题思想、正面人物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他们对崇高的社会理想的实践两个方面体现出来:小说的主题是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深度剖析,揭露其对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民精神和肉体的摧残,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探索士林中人的前途命运;小说中的正面人物是作者人格理想的寄托,他们实践着作者的社会理想,也是崇高的。但小说以正面人物的消亡和作者社会理想的失败破灭为结局,使书中还隐含着深沉悲壮的悲剧气氛,但又不沉痛欲绝,是一种悲壮的崇高。真正的美必须是和谐的,《儒林外史》并没有因为它的辛辣犀利而失却“温柔孰厚“的“中庸”传统,全书在作者明确统一的中心思想和艺术构思的指导下,其内部的结构、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发展变化、以及整体美学意蕴,都是和谐统一的,给人一种严谨整饰的美。本文从喜剧与悲剧的融合统一、全书结构的连贯、人物形象发展变化的前后一致以及景物描写的和谐优美四个方面来论述其和谐之美的特点。
其他文献
气管套管主要用于气管切开术后的病人,临床上常用的气管套管主要有金属、塑料和气囊气管套管,每种套管都有内套管、外套管,内套管可随时拔出清洗消毒,而外套管则长期固定在患
北宋新旧党争,其内涵最为接近现代党争。论文拟运用政治学的分析框架来梳理和反思北宋新旧党争,希望给我们现代政党政治的发展带来些许启示。本文将着重探讨为什么新旧党争会
<正>来自于韩国的白玉春萝卜品种,虽然在我国已广泛且大面积应用于春季栽培,但一般以露地种植为主;如在春季用地膜覆盖栽培,不仅可节约用工,减少病害,而且可使其亩产量增加25
资本结构是企业相关利益者权利义务的集中反映,影响并决定着公司治理结构,进而影响并决定企业行为特征及企业价值。可以说,资本结构是现代企业的“基因”。合理的资本结构,有利于
颤证是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轻者仅有头摇或手足微颤、动作迟缓,尚能坚持工作和生活自理;重者头部震摇大动,颈肩僵直,肢体颤动不止,肢节拘挛,甚则扭转
<正>高三生物由于信息量骤然增加,使复习难度加大,学生该怎样复习?一、强化基础,构建生物知识网络学生应按章节捋清知识点,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定律、
目的:研究PTEN、BRCA1在Ⅰ型子宫内膜癌与不同内膜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PTEN、BRCA1蛋白表达与Ⅰ型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应用现代免疫组化SP染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使我们的课堂高效的去完成教学任务?我们每个教师就应该去主动的探索的有效教学途径,要以时代为背景,贴进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
目的:本研究从免疫学方面探索推拿肾俞穴治疗老年肾虚腰痛的作用机制。方法:设推拿治疗组与药物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以推拿肾俞穴为主,肾阳虚加擦腰骶部及肾俞、命门一线,肾阴虚加
生物识别技术是未来身份验证技术的发展方向。自动指纹识别技术是最可靠、最有效的生物识别技术之一,跟传统的身份验证技术相比更加安全、可靠。 本文简要介绍了生物识别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