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涛的《苦瓜和尚画语录》是继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之后最有价值的一部绘画美学著作,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在《画语录》中,石涛在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把宇宙观与绘画理论、绘画技法联系起来,建构了一个理论性、系统性较强的绘画美学体系,对清代中后期乃至近现代的绘画美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来探析解读石涛《画语录》中的美学思想。从创作主体所具备的审美品质来看,石涛在《画语录》中认为,创作主体首先要处理好审美直观感受和理性分析的关系,二者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但同时,创作主体要更加重视和尊重自己的审美直观感受,即“尊受”,只有尊重自己的审美直观感受,才能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此外,创作主体还应该具有远尘、脱俗的审美心胸,摆脱现实的得失利害关系,进入一个纯粹的审美体验中去。从创作技法来谈,石涛《画语录》提出了“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的美学命题。他认为,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离不开具体的创作技法,但同时又不能被具体的法则规律所束缚,要完全参透所有的技法,并将它们融会贯通于创作过程中,即要“了法”,石涛的“了法”思想透彻的解决了艺术创作中如何实现心灵高度自由的美学命题。此外,石涛还主张用笔墨来表现大自然外在的千姿百态和内在的生命气质,即用笔和墨来表现“生活”与“蒙养”。他认为,在创作过程中,只有有笔有墨才能表现出审美对象内在与外在的统一美。从创作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来看,石涛在《画语录》中提出了非常重要和著名的“一画”论思想。石涛认为“一画”是“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联接着天与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内在精神,同时还能使创作主体不拘成法的进行自由的创作。“一画”论探讨了艺术与自然、人与自然、人与艺术的关系,集中了中国传统哲学和画论的精华,表征着中国绘画艺术理念的成熟,为绘画美学界构建了一个深刻而完整的美学内核。“一画”论不论是对清代的“扬州八怪”还是对近代画家、美学家的影响,都体现了石涛“一画”论思想非常重要的美学价值。